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杨氏之子 (2)VIP免费

杨氏之子 (2)_第1页
1/3
杨氏之子 (2)_第2页
2/3
杨氏之子 (2)_第3页
3/3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赵艳玲教材简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风趣机智。3.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师: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看看这个儿童是怎样用聪明智慧的语言机智地和成人交流的。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反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1.导语:如果把刚才老师讲的故事用我们现代人的语言记录下来写的文章叫白话文,如果是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3.指名朗读课文。(出示课件)(1)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2)引导学生读准停顿: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4.结合注释,自学课文。(出示课件)要求: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5.让学生就不理解的字词提出问题。重点理解以下词语:(1)梁国:郡的名称,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2)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为人正直,有好的名声。(3)其父:他的父亲。其,他。(4)为设果: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设,摆设,摆出。(5)以示儿:以便给小儿看。以,来,以便。(6)此是君家果。此,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7)未闻:没有听说。未,没有;闻,听。(8)夫子家禽:您家的鸟。夫子,先生,您,对人尊敬的称呼。禽,鸟类。6.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三、讨论交流,感悟智慧。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2.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为什么?板书:杨氏之子——杨梅孔君平——孔雀(“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孔君平故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四、朗读全文、质疑问难。1.朗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2、试背诵全文。五、延伸拓展。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2.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3.让每个小组根据课文内容演简短的课本剧,及时组织评价。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聪明幽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杨氏之子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