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微课之计划经济徐志贤VIP免费

微课之计划经济徐志贤_第1页
1/1
微课之计划经济徐志贤我找资料做了经计划经济的微课。首先介绍计划经济的概念:又称统治经济或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消费等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都是由拥有大部分资源的政府决定。可见政府掌握一切资源进行经济建设。其次运用材料,来认识概括计划经济在历史上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材料一统计资料表明,从一五计划开始,1952~1978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6.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在以农业部门为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也大大增强。——从数字表明,国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还增强了国防力量,这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材料二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生产风扇鼓风机并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企业没有自主权,使得企业失去商机。材料三在斯大林建设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以外的莫斯科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以外的海参崴售价仍是1卢布。——这则苏联的例子说明在流通领域的做法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材料四邓小平1978年在鞍山曾说,生产同样产量的钢铁,日本只需要四五万人,而鞍钢却要二十几万人,不改革不行了。——这则材料说明计划经济下生产效率的低下。材料五记得1962年我们住在RoutedeFlorissant,有一个晚上,父亲说新中国使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从前不会做一根针,今天可以制造汽车和飞机(那时还没有制成原子弹,父亲也不知道中国已在研制原子弹)。……正说得高兴,母亲打断了他的话说:“你不要专讲这些。我摸黑起来去买豆腐,站排站了三个钟头,还只能买到两块不整齐的,有什么好。”——1962年杨振宁与父母相聚,父亲讲到建国后的巨大成就,母亲则看到物资供应的短缺。随后我用图片展示当时的居民购货证和各式票证,以及三幅漫画,说明由于物资供应的不足,计划经济是典型的票证经济、短缺经济,上世纪六十年代没有粮票,光有钱买不了东西;七十年代文革时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有点钱买不到东西;只有改革开放,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发展生产,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八十年代握着钱不知买啥东西。总之,计划经济在历史上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弊端,因此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微课之计划经济徐志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