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础设计1研究的意义桩基础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基础型式,又是一种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生命力很强的基础型式。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高速化,以及改善综合居住环境已成为现代土木工程的特征。桩基技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大凡兴建规模大一些的建筑工程,都会用到桩基技术,或者作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桩基础,或者作为基坑开挖支护结构。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程建设和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桩的种类和桩基型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演进。由于桩基具有的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及差异沉降小、沉降稳定快、抗震性能好以及能适应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等特点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土的变异性以及桩基与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关于桩基的理论研究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采用桩基础,目的就是要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沉降。因此桩基础的承载力分析是桩基础工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所以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分析是桩基础工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2桩的种类和桩基型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主编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定了桩的种类和桩基型式,2.1按承载性状分类:2.1.1摩擦型桩:摩擦桩、端承摩擦桩。2.1.2端承型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2.2按成桩方法分类:2.2.1非挤土桩: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2.2.2部分挤土桩:长螺旋压灌灌注桩、冲孔灌注桩、钻孔挤扩灌注桩、搅拌劲芯桩、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打入(静压)式敞口钢管桩、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H型钢桩;2.2.3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挤)扩灌注桩、打入(静压)预制桩、闭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闭口钢管桩。2.3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2.3.1小直径桩:d≤250mm;2.3.2中等直径桩:2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