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卧薪尝胆课型:阅读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请求”、“建议”造句。2、练习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点: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本课的生字字形及字音,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3、练习读通、读顺课文。4、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为理解下文做铺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个历史故事。板书课题:26、卧薪尝胆齐读课题:注意“薪”是前鼻音。2、关于春秋时代的历史背景谁了解?有哪些著名人物?3、教师补充介绍:越王勾践:春秋末年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曾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他卧薪尝胆,利用范蠡、文中等人整顿国政,终于转弱为强,灭吴国成为霸主。4、吴王夫差:春秋末年国君。公元前495~473年在位,曾大败越,使越王勾践夫妇为其奴仆,后被越两次兴兵进攻而大败,夫差自杀。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个人物成败变化的事。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新词及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吴国勾践表示谋臣免除建议屈辱愿意夫差夫人差别会稽会议(2)指名读,齐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各方面区分加字读音的异同。(3)指名读出示的词语,指导正确停顿。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4)重点理解下列词语。征服免除屈辱会稽万般无奈舂米(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师指点正确断句。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叫卧薪尝胆?交流。三、精读训练。吴国、越国都是小国,它们出现于什么时候?地处哪儿?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交流。(1)两千多年前。(2)地处“长江下游”,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3、引读。这两个小国都想——这是他们共同目标。4、齐读第一自然段。这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四、指导写字。1、出示,齐读。吴、勾、践、示、奴、仆、谋、臣、免、患、议2、指导,明确注意点。勾:半包围结构,外部要写得舒展,第四笔点不能丢。践:左窄右宽,要写紧凑一些。臣:注意笔顺。示: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二、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夫差夫人差别会稽会议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3、那么谁来告诉老师,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什么?(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二、继续精读:过渡: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1、理解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2)出示: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3)齐读,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什么?“尝胆”懂吗?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象尝苦药一样)板书:卧薪尝胆(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出示: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板书:报仇雪恨(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