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O2'、点燃:条件不同,产物不金属元素复习一.钠的性质及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1)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2)密度:p(H2O)>p(Na)>p(煤油)。(3)熔点:低于100口。(4)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4Na+O2===2Na2O2口22Na+O2=====Na2O2ci2:2Na+Cl2=====2NaCl2)与水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f。□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钠的密虔比水小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产主气体推动钠球游动反应剧烈生成了强碱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f。特别提醒】1)钠的取用方法: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黄豆大小的钠,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2.从钠原子的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1)与非金属单质(如O2、Cl2)的反应加入盐溶液――rNa_<先与H2O反应(2)钠失火的处理:沙土盖灭,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2NaCl(熔融>电解=2Na+Cl2f。(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煤油中。4.钠的用途(1)制取Na2O2等化合物。(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TiCl4=====4NaCl+Ti。注意】该反应不能用于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重点】(1)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的反应(2)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板—H2O减少—对溶剂质量的影响—生成NaOH—与溶质是否反应-生成H2-对装置的要求—放热—对实验环境的影响或对溶质的溶解度的影响(3)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变化过程是:Na—Na2O—NaOH(溶液)—Na2CO3・10H2O(晶体)—Na2CO3(粉末),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白色粉末。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物质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氧的价态-2-1电子式[Sa+.r0a]]■Na+生成条件常温常温加热或点燃化学热稳定性不稳定□(2Na2O+O2_2Na2O2)稳定性质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f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反应(盐酸)Na2O+2HCl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主要性质具有碱性氧化物通性具有强氧化性主要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重点1】Na2O2结构和强氧化性的常考点(1)Na2O2的电子式为卩广〔「:::—]_Na+,O2-是个原子团,是一个整体。(2)Na2O2与H2O、CO2的反应都是Na2O2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H2O、CO2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3)在研究Na2O2与其他溶液反应时,要注意Na2O2的强氧化性和其溶液的强碱性。熟记Na2O2表现强氧化性的5个实例:□Na2O2与SO2的反应:Na2O2+SO2===Na2SO4O□Na2O2与FeCl2溶液的反应:能将Fe2+氧化成Fe3+,得到Fe(OH)3沉淀。□Na2O2与氢硫酸的反应:能将H2S氧化成单质硫。□Na2O2与Na2SO3溶液的反应:能将SO2-氧化成SO2-。□Na2O2与品红溶液的反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重点2】Na2O2与CO2和H2O反应的五大关系(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口1。(2)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转移2mole-o失亦I2CO,十2隔,h—2Na2CO7+O2£T-£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主要性质色、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可溶于水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与H+反应CO?-+2H+CO2f+H2O(较快)HCO-+H+CO2f+H2O(更快)与Ca(OH)2反应Ca2++CO3-==CaCO3JNaHCO3过量:Ca2++2OH-+2HCO----CaCO3J+2H2O+CO33-;Ca(OH)2过量:Ca2++OH-+HCO-CaCO3J+H2O与盐反应CaCl2Ca2++CO3CaCO3J不反应AI2(SO4)32A13++3CO3-+3H2O2A1(OH)3J+3CO2fA13++3HCO-A1(OH)3;+3CO2T与水作用水解,碱性较强水解,碱性较弱相互转化.CO2+H2ONa2CO3固加热/液NaOHNaHCO3主要用途用于玻璃、肥皂、合成洗涤齐9、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重点1】侯氏制碱法:NaCl+CO2+NH3+H2O=NaHCO3J+NH4Cl□2NaHCO^Na2CO3+CO2t+H2O①顺序:先通NH3再通co2。原因: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