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引言随着时间的积累,我国建筑行业的制度正在逐渐完善,其市场亦变得日趋规范,自2003以来,我国便开始实施清单计价方式,替代了以往从苏联引进的定额计价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造价模式上的转变,规范与制度开始与世界接轨,走上国际舞台。工程造价管理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实现建设项目各参与单位的利益最大化,对建设单位而言,可以有效控制造价,防止成本超出预算,间接决定了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目前,我国主要推行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大多数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即围绕对项目的各个阶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后期的发展中陆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美国存在一个标准的计价方式,预算中的所有数据都基于科学、准确、公正的经验积累,可以反映当前的形式,被人们普遍接受后会录入电脑系统内然后向市场推广。英国没有统一定额计价方式,工程量计算规则成为各方协议必须遵守的计量计价的规则。英国的成本管理在工程从立项到结算的全过程都有体现,在一定的投资金额伴随着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不断地深化以实现预期目标。针对日本而言,政府建设投资项目可以解释为国家、地区公共部门等购入的土木工程项目,这部分项目不但包含工程设计、前期调查及用于这些项目的机械、土地的测量、图纸的绘制等,而且包含国土交通负责人委派的关于资源开发的主要土木建筑的工程与检测。在这个国家,其政府建设投资项目对于市场带来的影响较大,日本在自二战后开始把本土所有的基本建设融入至国家计划内,同时在各个发展阶段制定符合实2际的计划内容,以此来保证政府投资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我国的定额都是根据国内的工程定额进行计价的,使定额可以达到统一性、综合性和指令性,但是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往往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变化很大,这就使估算、概算、预算、结算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就会出现工程差价和工程纠纷问题。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才能让建筑企业在如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对建筑行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2.1工程造价管理概述工程造价,即建成一项工程的实际成本的全部投资费用的总和,项目的建成离不开工程量、价格以及费用三个最基本要素,同时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工程造价的框架,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造价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站在业主的立场,可以认为工程造价就是一项项目全部的固定资产投资费用,而从市场的立场来看,这个项目简单的来说就是一次市场价格。从工程造价延伸到工程造价管理,可以看出其管理和控制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技术理论等方式来全方位、全过程的确保建设工程各参与方的经济利益,使其利益达到最大化。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牵扯到的概预算了,在项目的前期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也可以称之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同国外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有科学调查显示,在项目的进度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对项目的前期作用尤为明显,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工3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为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九十五,设计阶段的影响为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在施工阶段影响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而在决策阶段的影响将会降到百分之五以下,由以上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会随着项目进度的进行而减少。所以项目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决定了项目的。而我国正是在综合考虑了这些重要因素之后,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结合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将项目的风险要素降到最低。2.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我国现在施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主要是以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的模式,制定编制原则、内容、办法、和审批方法,还制定了概预算的定额、费用定额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审批和管理权限等,制定出一套还算完善的管理体系。由于工程造价是由国家进行制定制度进行控制,所以在设备材料的价格、人工及税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