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一堂课第一节该轮到我上精备课,为了这一节课,我准备了两天,头天晚上还把教案放在床头,看了一遍又一遍,预防上课时忘了该讲什么,因为我以前从没当着这么多老师的面讲课。在上课前,我还很淡定,心想这节课一定会成功。可谁知一喊起立,导入很很顺利,板书课题时,脑子一片空白,竟忘了该说什么,此时台下学生和听课老师一双双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就这样停了一分钟,当时真想不讲了,这可是我教学以来第一次这样,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接下来我都不知道讲了些什么,每提一个问题,学生都精彩回答,可我也无心评价,随便说了“恩”“多好啊”,更不能放开说,生怕说错话似的,一直都投入不了状态,所以每个环节,都是蜻蜓点水,一点就过,最后效果很不好。下课之后,我少气无力的坐在办公室,一直在反思这堂课,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原因之一:心理素质差,每次遇到什么活动,都觉得自己不行,害怕自己做不好,就找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逃避。这样长久下去,能力是越来越差,平时上随堂课还可以,一遇到什么公开课就不行了。可见好课是磨砺出来的,能力是锻炼传来的。原因之二:对教材理解不透彻,教参上说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乌塔的独立意识,所以我上课时一直抓住乌塔的独立不放,束缚孩子的思维,不能放飞孩子的思想。我们不仅仅学习她的独立,还要学习她做事前周密安排,有计划,很勇敢很细心,等等。愿因之三:文化底蕴太差,平时总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学什么都困难了,人家说四十不学艺,就以此为借口,我现在是在退步,因此,回到家里很少看教育名著,很少看名师讲课,很难踩着名师的肩膀成长。······通过上今天的精备课,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该怎么做,扎实有效地苦练基本功,增强文化底蕴,使自己具备良好的个人魅力;课前要精心备课,深入研读教材,准备把学生带到哪里,以道德课堂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平时多听组内老师的课,并邀请他们来听自己的课,多给自提宝贵意见,使自己业务能力尽快提高。只有不断思考与探索,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才能取得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