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光头男孩儿》教学设计(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哈尔滨市呼兰区隋彩霞【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这篇课文是第九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美与丑”为主题的文章,本课教学我将努力开拓"美与丑"的主题,落实核心价值观中的“友爱”教育。本课以光头为主线索,分两个部分向人们介绍了一个动人的光头故事,第一部分向人们讲述了布莱恩有病进行治疗,一头美丽的金发全都掉光,他难过不愿意出门见朋友。第二部分写了一群可爱的男孩为了帮助他树立信心,找回快乐,全班同学都剃光了头发。全文语言平实却给人以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树立了一群可爱的、心灵美的儿童形象,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美,不光看外表,更要看他有没有一颗充满友爱的心,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培养学生语文技能。(2)在读与说中理解课文内容,续写“什么是美”的小短文。(3)通过一群男孩儿为帮助伙伴找回自信和快乐,都剃光头发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美并不只表现于外表,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美。3、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一群男孩儿逐一剃光头发的原因,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学情分析】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倾听、表达及阅读习惯,再加上本课内容并不难懂,学生自行解决提示的两个问题不会困难,但要概括地说出什么是真正的美还是有困难,为此让学生结合身边事例理解着说很必要。【教学策略】能够依据新课程理念,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把学生的发展做为课堂追求的目标。因此采取“自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策略,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主题。【教学过程】一、悬疑设问,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在美国印弟安纳州的一个小镇的一所学校里,有一群男孩都把自己美丽的头发剃光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真实的故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对哪个词最感兴趣?你见过光头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3、既然是丑的,为什么这群男孩还要这么做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目标(幻灯片)2、初读、整体感知3、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标出自然段序号。(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交流。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布莱恩为什么不愿去学校上学?2、布莱恩的头发是怎样光的呢?他原来的头发什么样?谁能用漂亮说一句话。3、这么漂亮金发没了他心情什么样?文中第几自然段描写了他的心情呢?文中哪些词反映了布莱恩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抓住“极了”、“躲”、“不愿意去”、“不愿意见”等词句体会出布莱恩当时的难过、自闭和自卑。4、大家看到布莱恩这么难过,都为他着急。你们知道布莱恩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吗?5、同班的小伙伴是怎样帮他的呢?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1)同班的小伙伴怎么做的呢?(2)他们为什么这么做?(3)他们的做法对布莱恩起作用了吗?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来。6、你最佩服谁?想想你佩服他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伙伴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美丽、柔软的金发,用一个丑陋的光头换回布莱恩的笑容和自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够这么做怎能不令人敬佩。7、布莱恩看到这群光头男孩,他是怎么做的?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当时的心情吗?8、最后一段里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像。9、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读完了这个故事,你还认为这群光头男孩很丑吗?引导学生讨论:光头男孩儿们丑在哪里,美在哪里?从中体会出美并不只表现于外表,心灵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是呀,孩子们用最单纯的方式诠释了美的真谛,“光头”与心灵的光辉相映,就是世间最美的风景。2、拓展思维:如果你是布莱恩的朋友,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让他恢复信心?3、师:从你们的想法中可看出咱班同学都是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