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万物悄无声,心系百善传真情:周主任,您好。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东城区作为北京的核心城区,教育一直处于全市的领先位置。请问东城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周玉玲: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融为一体,在这一点上东城区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高考制度改革促使中小学生评价体系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在中小学生评价体系中占领重要地位。2020年东城区被批准为“国家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通过对学生五个维度的评价,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五个维度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课业负担。东城区针对教育部细化的20个指标,积极开发不同的评价工具,并通过实验校的抽样调查来跟踪实施效果。这将改变单纯的用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和学校的方式,让学生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学校站在更大的平台上。只有完善制度的建设,才能保障学生享有应有的权利。东城区教委把国家、社会、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关键词融合到教育中,扎实推进制度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市里下发文件,东城区教委规范教育管理,通过红头文件下发方式指导学校更好地开展工作。:“育人师为本,师以德为根”,一位合格的教师,不只要有高尚的师德,同时还要具备与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请您谈谈东城区在推动教师德育专业化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做了哪些尝试?周玉玲:无论做什么事情,“人”都是关键。东城区教委从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东城区中学德育现状,着力从提高师德素质、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三方面,全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帮助德育干部成长,我区发挥德育特级带动作用,以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为突破口,落实“一年培养骨干、两年扩大受益、三年覆盖全体”的具体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作规划;以提升我区中学德育工作层次和水平为目标,提高德育骨干队伍理论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为重点,完善德育骨干队伍培训体系;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德育人才队伍;着力推进德育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做到干部素质提升全覆盖。此外,我区加强德育干部博客、德育干部工作随笔、德育干部优秀事迹宣传等工作;组织由广渠门中学校长(德育特级教师)主持的德育工作室,创新活动机制,加强校际间交流,共享德育资源;在《德海引航》首页的“德育人生”栏目中,坚持每期介绍一位德育校长的工作理念。东城区教委指导南北片德育研修室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主任岗前培训、在职班主任培训和骨干班主任培训。2020年开始,我区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在五年内完成每年对200名班主任、心理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心理专业培训;坚持每年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为契机,坚持做好我区的推选工作,并成立了小学、初中、高中班主任工作室,在全区范围内推动班主任宣讲团工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养战略,将专家引进我区对区域内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组织政治教师进行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坚持团干部培养,通过干部培训、五四表彰等活动充分调动团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团干部的引领作用。:德育课程化是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学科德育是全员德育的具体体现。经了解,东城区开展了种类众多的德育课程,已经形成了“特色德育课程体系”,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周玉玲:东城区是北京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区,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我区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方面开展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各校结合地方特点和自身文化,制定出有区域特色的德育课程。东城区教委在深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增强课程意识,创新德育机制,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德育模式,指导各学校从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出发,系统梳理、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努力构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科学、学段衔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