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几点思考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结合,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可行性强。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树立大德育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前提;强化“两支队伍”培训是保障;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考核机制是关键;依托社团开展活动是根本。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社团活动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学生社团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广泛实施需要各种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包括第一课堂(课内平台)、第二课堂(校内平台)和第三课堂(校外平台)。学生社团以其参与的自愿性、内容的直接性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丰富性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社团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决定了结合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变得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同时又成为学生了解社会、面对现实、锻炼毅力的一个重要平台。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为社团活动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学生社团活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一,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社会大环境下,社团活动中容易出现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导致一些活动的形式和动机目标偏离了社会的“主旋律”;其二,品位不高。满足需要成了迎合需要,人的个性发展因缺乏理性规范而显随意,娱乐性、消遣性和商业性是当前社团的突出特点;其三,活动重复且质量不高。部分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缺乏理性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缺乏规范性、有序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性受到影响。因此,学生社团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各院系学生工作队伍的具体指导下,直接调控社团活动的价值方向,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线,引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活泼的社团文化活动,强调社团活动的思想性和社团文化独特的个性特点及育人功能,提升社团活动的文化品味,弘扬高雅、健康、向上的主旋律。3.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各有优势,各有侧重。应当互通有无,才能更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通常就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也使社团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个平台和渠道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使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拓展;使呆板的教材内容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实;使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由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研讨。因此,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增强和锻炼学生的组织、交往和创新能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和形成“大思政”格局。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可行性1.两者育人目标的一致性社团活动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现和补充。其目的和宗旨在于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提高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促进身心和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可见,无论是思想政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是学生社团活动,其教育目标具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