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在幼儿园实施与运用的研究新坝中心幼儿园吴亚摘要:“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潘岳的《关中》:“观遂虎奋,感恩输力”,有“感恩戴德”之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优良的道德文化世代传承,滋润和熏陶着我们的民族。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如今,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一些家长视其为“小皇帝”、“小太阳”,这些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聪明可爱。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没有感恩的心态,他们常常表现出自私,脆弱,敏感,任性。因此,加强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使幼儿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关爱幼儿,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徐翔指出:“感恩意识的缺失,责任不全在孩子身上,这里面掩藏了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问题,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了。”作为教育者,有必要有责任来弥补并实施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是非观念不够明确,适宜对他们进行关爱,分享教育。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和分享,知道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父母、老师和同伴;关心周围的世界,爱护玩具,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我们通过学习活动教材中的“娃娃家”、“我的幼儿园”和“好朋友”等主题,生活活动教材中的“关爱身边人”,通过活动“爸爸妈妈好”、“妈妈的节日”、“朋友的生日”、“想让你高兴”等,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家和家庭成员,亲近父母和长辈,以各种方式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共同分享快乐的愉悦心情。(二)有效整合一日生活常规与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感恩意识的形成与行为的提升。在园期间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引导孩子及时给自然角或家中的种植物浇水,给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小金鱼、龙虾、小蝌蚪)喂食。同时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我爱我家”的集体主义教育,“三八”节的“我的好妈妈”,“我是爸妈小帮手”“为妈妈送礼物”的爱妈妈教育活动,,五一节“向劳动者致敬”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活动,六一节的“我是好孩子“教育活动等,活动的开展从时间上保证了对幼儿实施不间断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三八”节活动中,芊芊小朋友说“我给妈妈和外婆做了爱心卡,你看好看吗?”祥祥小朋友说“今天回家我给妈妈捶捶背,妈妈工作很辛苦。”……在“六一节”游艺活动中,芸芸小朋友看到朋友没有得到奖券,就送给她几张奖券得到奖券的朋友也没有忘记道谢。凯凯小朋友与文文结对活动时,记住了自己的责任,细心照顾,耐心讲解,还帮助他一起获得奖品……在平时盥洗中,伙伴们也关爱着说“你是我弟弟,你先来吧!”“你是小班朋友,我来帮你穿衣好吗?”在一次区角活动中,雯雯笑咪咪的对老师说:“今天我很快乐!”老师问“为什么?”孩子一脸满足的说“大家都鼓励我,所以我很高兴。”……意识的形成在于平时的日积月累,经过一日生活常规与主题活动有机的整合让孩子们慢慢感受、锻炼,最终感悟到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从而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三)师幼互动,提升教师对感恩教育的再认识。师幼互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的情感特征促进或干扰幼儿的发展,幼儿的情感特征反过来也影响和调节着老师的情绪。教师应与幼儿加强的互动,改善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幼儿倾注尊重、理解、期待和关怀,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使幼儿心灵走向自由。这样幼儿对于老师的辛勤工作也不再熟视无睹,他们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是小班的孩子,当看到老师病了,他们会说“老师,你坐下休息一会儿吧!”当老师忙碌时,孩子们会主动过来,“老师,我能帮你什么忙吗?”虽然轻声的问候,但足以慰籍教师一颗期待孩子成长的心。感恩之情,教师们感悟着体会着。明白了尊重孩子,让孩子心灵走向自由。激励孩子,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