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暂差生”一点爱---转化“暂差生”的点滴体会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行为习惯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姑且把他们叫“暂差生”。“暂差生”顾名思义只是暂时的差。因为没有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是差生,他们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今天的差是暂时的。“暂差生”的教育过程是长期缓慢的,如果方法得当,往往能很快见效,但如果教育方法失当,往往使“暂差生”变得更差,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做好“暂差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学校、整个班级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声誉;甚至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存亡。下面就“暂差生”的转化问题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1、尊重、肯定“暂差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师德的核心是爱学生,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心灵的成长,而学生心灵的成长首先需要的是尊严,同时也少不了对他们的肯定。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暂差生”也一样,他们比较自卑,更渴望尊重、渴望肯定。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不能歧视“暂差生”,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暂差生”不一定什么都有问题,他们也有可取之处,比如,爱集体、爱劳动、爱运动、爱绘画等等。教师应从各个方面接近“暂差生”,帮助他们找到自信。首先,教师要在活动上接近“暂差生”,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优点,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有用之材,从而增强上进心。其次,教师更要从学习上接近“暂差生”,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提问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性格较内向或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当然要找一些适合他们回答的问题,当他们每答对一道问题或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进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和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力争让所有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毫无遗憾地坐下去。再次,教师要从言语上接近“暂差生”,经常说一些“你能行”、“你很棒”“只要经过努力,你就能怎样……”之类的话,给他们前进的机体加油。教师不可盯着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放,不能讽刺、挖苦他们。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特别是“暂差生”,给他们以必要的尊严和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案例]我刚接手教一个新初二班级时,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上第一堂课时,我发现有一个同学上课发言特别积极,快下课时,我问同学们:“谁愿意当政治课代表,为大家服务,请举手。”这位同学将手举得高高的,我于是就宣布让他当了课代表,当时班上的同学们都笑了,我不知道他们笑什么事。课后,我将课代表的名字告诉了他的班主任,他班主任也笑了,说:“你怎么选他啊?他不仅成绩差,而且也经常违反纪律。”但是,我想既然选了他,如果再撤了,肯定会伤了他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于是,我就找他谈话,先将他的课堂表现表扬了一翻,然后,再给他施加一些压力:如果你的成绩上不去,又不好好遵守纪律,那么,同学们就不会服你,老师到时候就要罢免你。他表示,他一定会好好努力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他前进一步,我都会及时给他鼓励,肯定他的成绩、他的表现。期中考试时,他的成绩由原来的二三十分提高到了七十多分。这就是尊重的力量、肯定的力量。2、和“暂差生”交朋友,爱护关心“暂差生”信任教育是一种以心换心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富有成效的教育。一个教师要想带好班级,就必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而热爱学生又是做知心朋友的前提。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暂差生”当然是这每位中的一分子。“暂差生”由于受到同学们的“冷眼”,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缺乏应有的自尊,心理及情感都相当脆弱,所以,他们更渴望关怀,更渴望朋友,更需要爱护。教师应以特有的细心与爱心,处处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朋友,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是一种催化剂,能使他们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当今的教师光能“传道、授业、解惑”已经远远不够了,教师应该扮演多重角色,他们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