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生活名题欣赏1、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①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③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有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文化应走向大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不复存在。”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①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各国、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多样性。②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不会因为经济全球化而不复存在。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④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3、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积极保护、开发和申请世界遗产保护的依据。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保护和申请世界遗产保护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保护、开发和申请世界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义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依据。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各个领域的合作。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双方开展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国在东盟建立孔子2学院和孔子课堂,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断加强与东盟文化交流活动,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5、微博作为全新信息平台,是新一代的互联网“明星”。由于微博本身所具有的即时性、分享性、群体性、草根性等特征。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大小事情与“粉丝”分享,你也可以随时点击自己所关注的话题进行资讯信息的获取。现在很多机构、单位,尤其是媒体,都利用微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信息和价值观;许多学者也通过微博发言,表达对社会的各种见解;重庆利用“红色微博”传播社会正面信息。微博中也充斥着“西化、淡化、俗化”等社会思潮,影响着网民的思想观、价值观。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面对数亿网民,如何正确引导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事关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成败大事。结合材料,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微博的作用。国家应如何引导微博文化平台的发展品质。(12分)作用:①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现代文化;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