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往返跑》(水平二)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改变教学策略,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往返跑的能力,培养对跑的兴趣;并结合学校的现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有效提高学生往返跑成绩,使学生素质达到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为《跑》单元教学第三课时,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发展速度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较为喜欢的往返跑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和快速启动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奔跑姿势。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验“抓尾巴”、“争先恐后”游戏带来的快乐,并通过不同距离投掷线和不同重量的投掷物,促进学生上、下肢全面发展,来达成教学目标。通过提问、讨论等让学生体验合作和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三、学情分析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但具有性格活泼、好奇心强,勇于挑战困难的心理,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强。并对走和跑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奔跑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态度,在运动中增强自信心。2、通过学习体验,使学生明确往返跑的动作方法,80%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发展奔跑能力、灵敏、反应和力量素质。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机智果断、友好团结合作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五、教学流程课堂常规→准备活动→新课导入→学习体验→游戏→放松小结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往返跑的转身步伐2、难点:往返后的直线加速体育与健康课《往返跑》课时计划班级:四(1)班人数:40人授课教师:张珍珍教学内容田径:往返跑游戏:“争先恐后”教学重点往返跑的转身步伐教学难点往返后的直线加速教学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态度,在运动中增强自信心。2、通过学习体验,使学生明确往返跑的动作方法,80%学生掌握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发展目标奔跑能力、灵敏、反应和力量素质。3、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机智果断、友好团结合作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练次数时间导入激趣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仪表检查二、队列练习三、热身游戏“抓尾巴”四、运动模仿操1、游泳运动2、射箭运动3、举重运动4、篮球运动5、武术运动1、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2、接受体育委员报告3、语言导入,宣布课的内容、检查着装1、教师口令指导学生练习2、精神饱满,声音洪亮1、讲解游戏方法。2、组织游戏,及时评价。1、口令指挥2、示范动作优美3、语言激励学生组织:四列横队集合▽××××××▼××××××▽××××××▼××××××★要求:认真听讲,明确本课内容,整队做到快、静、齐。组织:广播体操队形散开学法:配合口令练习,动作连贯到位。2-34X88分钟学习体验部分一、往返跑动作口诀:一大二小降重心转身迅速快蹬地教学重点:往返跑的转身步伐教学难点:往返后的直线加速二:投掷游戏:“争先恐后”游戏方法:分成人数均等的10组,每组队员站在投掷线后将装有沙子的矿泉水瓶投出,落点由远到近分别附10分、8分、6分,小组成员依次投完1、教师与学生用往返跑形式跑一段距离,比一比谁快。2、导入往返跑动作要领,观看挂图,熟读口诀。3、原地或行进间模仿转身步伐。4、组织学生短距离练习往返跑动作技术要领。5、巡视指导各组学生练习,提示学生动作要点。6、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那种姿势摸标志物更加合理?7、巩固练习成果,分组20米往返跑练习。8、语言激励优生展示。1、讲解游戏方法。2、组织学生比赛。3、强调统一捡瓶子,注意安全。1、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了解练习方法。2、明确动作要领及口诀3、积极模仿,尝试练习。4、学生按照路线认真完成练习。5、学生练习时体验变速明显。6、小组讨论问题,推选代表发言。7、学生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