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高职学生学制三年,在校时间短,按照党章规定,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后一般还有一年的重点培养期,才能发展为预备党员,这就意味着对高职生党员发展的早期培养尤为重要。要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在发展中坚持标准,保证质量,这就要求学校早发现,早培养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力争做到早发展。如何做到“三早”尤其是早期培养是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从高职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入手探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早期培养的途径。一影响高职生入党动机的因素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她们在人生目标的重新定位中,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之一。我院入学新生第一年就有8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90%以上是首次递交申请。我们对新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集中调查,在“是否了解党”一项中,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有所了解,但仅33%的学生知道一些入党条件。在“为什么入党”这一项中,结果差异明显,36%的同学认为入党是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而迈出的第一步,28%的同学觉得是一种荣誉,22%的同学认为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将来好找工作,还有极少数同学认为是在为家人争光。同时在另几项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对学生入党动机产生影响的两种主要因素,一是身边党员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有近60%的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发挥了好的作用。二是家庭影响较为深远,有60%的学生家庭成员中有一名共产党员。在被提及在校期间是否有信心入党时,只有5%的学生充满信心,85%的同学认为难度较大。这也说明我们党入党的条件对同学来说是较高的。另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对“端正入党动机你还有何建议”的调查中,同学们比较集中的建议有: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培训,帮助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抓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考核力度。这些建议表明同学们希望申请入党的同学动机是端正的。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高职生入党动机,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入党的愿望迫切,但为什么入党不明确,具有一定程度的盲从性。二是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入党为什么目的不明确,缺乏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理解。三是受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信念不够坚定。年轻的他们刚跨入大学校园,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出现这些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学校,如何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引导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切实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内来,始终保持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吸引力,这是一个神圣而繁杂的课题。二早期培养的主要路径应当说现代的青年学生是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的新一代,他们从小接受党的教育,享受党的温暖,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有着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帮助年轻学生中的入党积极分子,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党,认识党,从而自觉地实现党的宗旨,为我党储备人才,对我党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在实践中要做好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工作,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建立访谈制度我们对递交申请书的同学从他们向党组织申请之初,就安排党员找其谈话,指派一名党员为联系人,帮助他们了解党的章程,党员的条件、义务,入党的程序等,而不是递交申请就像“石沉大海”。谈话者要了解谈话对象在现实中的表现,认真阅读其书面思想汇报,为谈话作充分准备。因为谈话是早期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第一次谈话必须精心准备,它对学生影响极大,甚至是其一生。因此我们建立访谈制度,制定党员联系班级、党员干部“一帮一”等实施细则,要求每个党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深入学生群体,密切联系入党积极分子,以座谈和单独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及时发现问题,随时与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