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水库工程移民环境容量分析【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中,水库移民好坏将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为了做好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必须对库区移民环境容量进行科学分析。对此,本文首先对移民环境容量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水库移民环境容量分析原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上水水库工程实际情况,对移民环境容量分析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关键词】上水水库;移民;环境容量1、引言现如今,社会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能够为水库移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库区安置区进行环境容量分析是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程的关键,因此,对水库工程移民环境容量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移民环境容量概述移民环境容量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在保证自然生态向良性循环演变,并保持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条件下,按拟定的规划目标和安置标准,通过对该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后,所确定的该区域经济所能供养和吸收的移民人口数量。环境容量一般分为两部分,即现实的环境容量和潜在的环境容量。现实的环境容量是考虑移民安置的主要依据,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潜在的环境容量是指靠一定的投入,开发资源内部潜力的扩大环境容量。因此在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中,首先要考虑现实的环境容量,在保证移民有基本土地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土质、单产、自然资源条件等分析论证,确定移民安置容量。3、水库移民环境容量分析原则3.1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对库区移民环境容量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考虑当前原有居民以及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未来原有居民以及移民的生活状况,尽量确保原有居民以及移民生产生活水平高于原有水平。3.2系统原则(1)综合考虑水利工程建设淹没影响区与移民安置区,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有居民以及移民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可持续发展问题。(2)对库区现有的耕地环境、土壤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3)综合考虑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对区域内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3.3全民参与原则库区移民环境容量综合性较强,且复杂程度比较高,涉及当地社会经济生产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在库区移民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技术专家等工作人员,往往无法了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因此,为了确保水库移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加强沟通交流,优化资源配置。4、上水水库工程移民环境容量分析4.1工程概况上水水库总库容1150万m3,正常蓄水位881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070万m3,枢纽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大坝枢纽主要由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溢洪道、坝身取水口及放空兼冲砂底孔组成。此外还布置有施工营地、工区、临时公路、1#、2#渣场、石料场、上下游围堰、沙石料加工系等。灌区主要由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组成。其中总干渠17.822km,五龙干渠38.675km(含龙塘倒虹管),新民干渠13.317km,水源支渠4.753km、复兴支渠5.818km(含茅栗倒虹管)、尚嵇1陡渠9.079km(含高榜倒虹管),另有水草坝抽水站(含高压水池)、沙塘庙抽水站。4.2环境容量定性分析经调查,种植业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故上水水库农村移民安置应遵循这一实际情况,在人均收入比重中,农业收入占较大的比例,从移民的收入来源来看,农业、林业占收入的53%,说明当前移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从移民自身的素质分析,农村移民文化程度偏低,与集镇,城镇的差距较大。从移民的技术能力、创新水平分析,工程涉及的农村移民,主要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技术水平低下,创新能力较差,通过短期的培训,转入二、三产业的难度较大。依据上述分析,上水水库涉及的移民总体上通过农业途径安置。4.3环境容量定量分析农业安置的首要问题是落实耕地资源,针对这一情况,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展开耕地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容量调查,主要对可流转的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