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时教学目的与评价方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11课第1课时课题:《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评价方案:一、应知应会:1、掌握以下字词: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2、介绍作者——莫泊桑及写作背景。3、理清小说线索,把握小说内容,提炼小说要素。二、能力提高:(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3、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小说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5、这些评价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态度?(二)归纳课文结构第一部分:开端,盼于勒(1--4)第二部分:发展,夸于勒(5--9)第三部分:高潮,遇于勒(20--47)第四部分:结局,躲于勒(48--49)1语文课时教学目的与评价方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11课第2课时课题:《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目的:1、理解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2、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评价方案:一、应知应会: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言谈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1、赏析人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什么性格特点?从文中句子可以看出(谁)的心理。2、“我”在小说中有怎样的表现?是怎样的形象?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4、探究主题。二、能力提高:思考:想象一下,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极像于勒的百万富翁,他们会怎么表现?语文课时教学目的与评价方案九年级第三单元第12课第1课时课题:《心声》教学目的: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学会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3、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品质。评价方案:一、应知应会:1、掌握以下生字词:恍惚沙哑发窘抽噎出风头窸窣棱角噗剌2、、整体感知,把握情节。速读课文了解心声(复述课文,理清情节。)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二、能力提高:思考:1、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2、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语文课时教学目的与评价方案2九年级第三单元第12课第2课时课题:《心声》1.品析小说题目“心声”的内涵,能正确理解、评价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2.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把握形象的性格特征,并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3.通过学习本文,掌握文学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评价方案:一、应知应会: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二、能力提高:1.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2、李京京借读《万卡》宣泄了他的心声,读了课文,你是否也有了同李京京一样的宣泄欲?请你也来一次真情的表白。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什么?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假如你是李京京的同学,你会如何对待他?3、探究主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