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大全(精选5篇)【篇一】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3、培育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动准备】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活动过程】一、探究不同的’线,导入活动。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究。师:“小朋友,你最喜爱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老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先进的纺线过程。老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老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老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鼓舞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四、我是小小纺线师。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幼儿根据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老师进行小结鼓舞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五、五彩线。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美丽的颜色。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活动延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鼓舞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篇二】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感知自由下落物体速度的快慢,对探究科学神秘产生兴趣。2.发现不同物体的自由下落现象。3.学习用统计表记录两种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活动准备:1.轻重对比明显的两种物品(人手以份)。如,沙包和泡沫板、羽毛和橡皮泥、塑料袋和铁板、布块和积塑玩具等2.大小相同的纸每人两张3.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大小相同的三角铁、牛奶瓶、饮料瓶、薯片盒等4.大统计表三张,分别代表三种物品下落现象。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探究两种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现象。1.出示沙包和泡沫请幼儿猜一猜:“假如这两种物品往下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实验沙包与泡沫下落现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问:“这两种物品下落时,你发现了什麽现象?为什么?”(轻的快,重的慢)3.幼儿自由探究两种轻重不同的物品要求:(1)两样物品放在同样的高度上。(2)跟朋友交换两种物品玩4.归纳结论并统计(小结,重的物品落得快轻的物品落得慢)老师拿出大统计表帮助幼儿理解怎么记录5.幼儿自己统计结论,并小结统计情况、展示统计表。(二)、探究质量相同、大小相同但外形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1.出示两张质量相同、大小相同的两张纸,把其中一张揉成一团请幼儿猜一猜:谁落得快?2.幼儿动手试一试3.小结,外形小的落得快。并记录在大统计表上(三)、探究质量相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品下落现象。1.出示大小不同的三角铁。(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相同点(质量、形状)与不同点(大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猜一猜:它们谁会先落地?还是有别的情况出现?2.实验。结论是:同时落地。3.验证,出示大小不同的牛奶瓶、薯片盒等4.将结论记录在大统计表上5.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像这样同时落地的?【篇三】幼儿科学观察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探究几种纸的不同特性,并初步探究,发现几种纸不同的吸水性。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进展口语表达能力。3、大胆地参加科学活动,培育探究发现能力,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小盆,小盆里有餐巾纸、报纸、挂历纸若干张。2、每桌一个小方盘,盘里放有红色的颜料水,另准备好的若干份小棒,小棒上贴有3种纸,纸的长度一样。3、黑板上贴三种纸,五角星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三种纸,并探究其不同特性。1、你们前面的小盆里有什么呀?有些什么纸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发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