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监察部门发出一号警示 求职谨防五大陷阱 VIP免费

劳动监察部门发出一号警示 求职谨防五大陷阱 _第1页
1/2
劳动监察部门发出一号警示 求职谨防五大陷阱 _第2页
2/2
劳动监察部门发出一号警示求职谨防五大陷阱元宵节过后,大量求职者开始来沪找工作,逐渐掀起求职的热潮,一些违法职介机构和“黑职介”也乘机活跃起来,利用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农民工急于求职的心理,坑骗求职者的财物。昨天,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发出今年第一号维权警示:希望广大求职者特别是外来从业人员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黑职介”设下五大陷阱据市劳动保障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历年检查情况,违法职介机构的违法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多荐少录用工单位明明只招几名或十几名员工,违法职介机构却推荐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求职者前去面试,即使用工单位很近也要求求职者支付每人10元的车费乘坐这些机构提供的车辆前往。一来一回,车费就被他们收入囊中。面试淘汰违法职介机构先向求职者收取320元的费用,其中20元为报名费、300元为中介费,然后与求职者约定:推荐求职者到单位面试,如果因为求职者自身原因无法录用的话,只退中介费不退报名费,这样报名费顺理成章到了违法职介机构的手里。虚假承诺在介绍时,违法职介机构声称单位招聘的是比较好的工作岗位,如文员、销售人员等,但当求职者真正被录用后,才发现单位所安排的根本不是违法职介机构所说的岗位,工资或待遇也与所承诺的不同。会员经营还有一些违法职介机构采取会员制的经营方式,一次性收取会费几百元,授予会员资格。然后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但当求职者真正成为会员后,他们会发现这些机构推荐的单位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极差,根本无法忍受,只能主动辞职。假冒他人名义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发现有一些无证无照的“黑职介”假冒其他公司名义从事违法职介活动。例如去年3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处的一户“黑职介”就打着“上海××劳务有限公司”的旗号从事违法职介活动,但真正的上海××劳务有限公司与这家“黑职介”毫无关系。求职过程要“五看”针对上述陷阱,劳动监察部门提醒说,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五看”:一看证照是否齐全。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的职业中介机构均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上海市职业介绍许可证》,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还应具有工商部门颁发的《工商营业执照》。二看证照是否上墙(复印件无效)。三看收费是否明示。收费项目应具有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并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明示。四看发票是否由开具税务部门监制的。五看场所是否正规。劳动者有四大权利劳动监察部门同时提醒说,如果求职者被单位录用了,那么到单位工作时也要关注以下权利,以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订立劳动合同的权利订立劳动合同,不能签订以推广、促销为名的民事协议,更不能盲目签字,随意交钱。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如果劳动者是本市户籍人员,单位应当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劳动者是在本市就业的外省市人员,单位应当依法为其缴纳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单位应当按月支付您的工资报酬;工资不能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现行标准是每月690元;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的加班时间不超过36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如果劳动者发现自己的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可及时拨打“12333”进行举报投诉。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监察部门发出一号警示 求职谨防五大陷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