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蜗牛》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蜗牛》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育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教学难点: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歌曲录音《蜗牛与黄鹂鸟》;《蜗牛童谣》、蜗牛爬墙录象。教学时间:三课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引发情趣。2、认识生字。3、熟读课文。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听:院子里,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动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念着“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板书课题:蜗牛。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学生齐读课题。问:你喜爱蜗牛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抽读字、词卡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三、整体感知:指名回答: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四、质疑: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五、学习生字:1、自学生字。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3、师生讨论难记字:痕:里面不是良,不要加点。稍:与“梢”区分。袋:右上面不要加点。与“代”区分。畏:下面左边不要加撇。免:与“兔”区分。熟:与“热”区分。悉:注意读音是一声。在词里读轻声。4、师生讨论难写字熟:(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抄写生字。3、查找关于蜗牛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步骤: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2、听写字词。3、学生互查,改错。二、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三、朗读感悟:指名发言: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同学补充,老师点拨: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通过评议、追问、竞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板书:总是藏不肯出来[此处设计意在以读带讲,培育学生倾听、评价别人的能力]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认真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发现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会立即把头缩回去。理解“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等词语。[此处设计意在培育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在品味过程中,通过想象、表演、比较等方式理解蜗牛的小心谨慎。]3、板书:“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4、总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板书:出壳前、出壳、回壳。——胆小5、体会作者感受:所以作者才怎样想?出示课件:嘿,真是个胆小鬼!齐读这一句。6、连读3、4自然段。板书设计蜗牛出壳前总是藏不肯出来出壳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胆小鬼回壳轻轻、立即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研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蜗牛的精神,感受作者的敬佩之情。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随着作者的观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