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初探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智能化的今天,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多方挑战。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对策。关键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6-0241-02一、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1.爱国主义基本内涵。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感情,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或精神。爱国主义应当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独立而献身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理论和行动实践,包括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维护国家统一等个人对国家的感情,反映了个人与其所属的国家民族之间的精神联系。2.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涵。爱国主义教育是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交汇点。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包括教育人们艰苦奋斗、辛勤劳动,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针对不同的年龄层及时间节点,爱国主义教育的着重点和内容不尽相同。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通过特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激发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品格、正确引导高职学生爱国主义行为、不断促进高职学生爱国主义品质的养成。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西方多元文化的快速渗透、碰撞及融合,各种文化思潮的传播和渗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透,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危机与挑战,比如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高职院校学生爱国意识与爱国情感的严重弱化等方面。1.多元文化造成价值观念的冲击。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不断进行渗透与新价值观的融合,西方国家借助科技的强大优势,利用新闻网络媒体等主要舆论工具,大肆宣扬资本主义所谓民主政治制度、优越的生活方式和开放的西方文化,使蕴含着西方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盛行,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学生越来越多,忽视集体主义原则和国家责任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同时,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方式也受到挑战。在西方殖民文化思想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觉醒浪潮的激荡下,传统爱国主义英雄人物被“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性被否认,甚至有“忘却过去才能轻装前行”的观点在学生中流传。尤其西方反华势力紧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大做文章,特别是对学生群体的争夺,严重干扰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甚至情感理念。2.强调个性造成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弱化。“95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果丰富尽享红利的一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联系日益紧密,西方意识形态迅速席卷各个高校,追求西方否认国家成就的现象逐渐严重。当各种所谓强调个性,盛行解放自我的人权意识风潮,动摇了学生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尽忠民族国家的观念,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念被取代,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需要倡导爱国主义。部分西方国家在网络媒体上一再否定中国现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诱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怀疑和疏离。3.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的减退。热爱自己的祖国与民族,是人类亘古以来的共同情怀。然而,有人认为因为中国虽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但上至政府下至公民都没有权利观念,也就是缺少政治权利的政治文化。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拥有通往权力的路径,几千年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