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空乘专业职业技能合作培养模式探索[摘要]空乘专业是适应民航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该专业极强的行业背景因素及明确的就业指向性,使得学生的职业目标多是成为与民航服务相关的岗位从业人员。因此,除了制定和采纳适应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更应努力探索和加强与航空公司的联系与合作,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文立足于专业现状分析,从促进校企合作、岗位精英教学、实习学习对接、加强学生管理四个角度探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校企合作;精英教学;学生管理近年来,民用航空运输业迅速发展。许多院校紧跟时代步伐开设了空乘专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空乘专业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必须给予重视的重要问题。民政学院外语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于202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生数量、办学条件、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由于行业的催生,同类专业办学规模急剧膨胀,毕业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自然成为重中之重。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本文立足于专业现状分析,从促进校企合作、岗位精英教学、实习学习对接、加强学生管理四个角度探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方法和途径,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一、专业现状与存在问题空中乘务人员主要指在民航客机上从事旅客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须有一定英语或其它语种的听说能力,具备一定客舱服务、社交礼仪、空防安全、医疗急救等相关知识。随着国家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空乘专业目前整体就业情况比较乐观,呈现良好态势,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亟待反思和克服。首先是本专科不同学历的专业竞争。岗位知识能力的培养是打通学历瓶颈制约的突破口。其次是师资力量。空乘专业是一类尤其注重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体现岗位技能的专业。学校比较缺乏具备充足岗位经验的一线教师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同时在课程设置上,由于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不够紧密,难免出现一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某些层面的脱节或缺失。再者是学生素养。由于空乘专业的特殊性,该专业的学生外型姣好,却存在部分学生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致使自制力和纪律观念薄弱的现象。而空乘这一职业却对空乘人员有着相当严格的纪律要求。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观念亦是日常教学必须兼顾的事项。在实际工作当中,囿于人力、财力的制约,系统化、规范化的学生管理模式依旧在摸索之中。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模式1.加强与民航公司合作空乘专业是立足于民航及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岗位实践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毕业生需要了解民航基本知识,熟悉民用航空器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掌握民航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空乘、客货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空乘专业极强的行业背景因素及明确的就业指向性,使得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目标多是成为与民航服务相关的岗位从业人员。因此,除了制定和采纳适应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丰富和拓展实习实训资源,更应该扩大与航空公司的联系与合作,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与航空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既可以及时获取招乘信息,组织学生参加面试,又可以通过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学生的面试通过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实习的机会。2.岗位精英一线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首先,校内教师需要通过顶岗实践来增强专业技术能力,获取行业最新动态,从而提升校内教师队伍的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加强专业教师与航空公司的联系,为及时有效的双向交流打开窗口。其次是引进行业一线优秀从业人员来校任教,精确定位教授内容,便于学生掌握最贴近实际工作的岗位技能,同时有利于对理论教学进行查缺补漏,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相辅相成。双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