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困难群体“四位一体”帮扶教育机制的可行性研究[摘要]做好新生的开端教育,对大学生培养非常关键。针对当前高校新生中的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梦”思想内涵为指导,通过帮助困难群体塑造积极心态,养成主动思维,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经济帮扶、学业帮扶、情感帮扶、心理问题调适为主要举措,以理想信念教育、自强自立教育、感恩教育、榜样教育为核心内容,最终构建“四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机制,为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成才助力护航。[关键词]高校新生;困难群体;帮扶教育;可行性[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20)18-0006-03高校困难群体,主要指的是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存在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困难或适应性障碍等方面问题的学生,他们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轨的背景下,伴随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和教育教学改革而产生形成的大学校园中的特殊群体。而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方面,“中国梦”是建立在每一位中华儿女实现个人梦的基础之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每个个体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践行者和见证者,只有每个个体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个人价值,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高校应根据新生困难群体的切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助力其成长成才。这与“中国梦”倡导的精神一脉相承。一、“四位一体”帮扶教育机制的界定“四位一体”帮扶教育机制,主要包含帮扶主体、帮扶对象、帮扶举措、教育内容等四方面内容,指的是以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德育导师、助理班主任和进班级党员、其他学生干部组成四大帮扶主体,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针对高校新生中的困难群体,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以学业帮扶、经济帮扶、情感帮扶、心理问题调适等为四大举措,有针对性地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自强自立教育、榜样示范教育、感恩教育”为四大教育内容的帮扶活动。以先进带动后进,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其目标主要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地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二、“四位一体”帮扶教育的实践形式(一)“四位一体”帮扶教育对象高校学生中的困难群体,在大一新生阶段即开始产生,其衍生问题也将随着学制的上升而进一步凸显。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两所高校为例,据调查显示,一些来自西部和西南边远省份和广东省内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山区的学生,相较于来自经济较为发达、教育水平更高的省份和地区的同学而言,在学业、经济、生活、适应性等方面会遭遇更多的困难,尽管主观努力,但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成效。长此以往,将引发系列问题,如在专业学习、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被动退缩,缺乏积极主动精神,学习动力不足,学业落实,交际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特征,心理普遍呈现出亚健康状态。如引导不当,帮助不力,将会产生不良后果,最终不利于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这部分学生群体,急需得到外界力量的有效帮助,助力成长成才。(二)“四位一体”帮扶教育主体在高校“四位一体”帮扶教育主体上,可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为组长,全体辅导员、新生班主任、助理班主任、中高年级优秀学生和班级内部优秀分子等为主要成员的帮扶工作小组,各有侧重,分头跟进。针对来自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学业、经济、生活、适应性等方面存有困难的同学,实施“学业、经济、情感、心理”四位一体的帮扶活动。(三)“四位一体”帮扶教育举措据权威调查,困难学生主要有“八大需求”,分别为:资金需要、成绩提升、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兴趣拓展、能力建设、视野扩大、自信激励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主体,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工作者们去关注和帮扶。在此,结合实际需求,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做重点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