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反战和平运动(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这是1955年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哲学家罗素联合倡议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内容,其核心思想是核能只能以和平利用为目的,为人类造福,反对将核能发展用于军事目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什么?世界各国人民为了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做出了哪些努力?本节课我们学习“反战和平运动”。●教法案例1.“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背景;(2)第一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3)第二届保卫世界和平大会;(4)《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及其意义。《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本目的重点,教师讲述时可结合教材插图,补充史料,设置问题分析其内容和意义。2.“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个要点:(1)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背景;(2)美国反战运动的概况;(3)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4)美国反战运动的意义。本目的难点是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教师讲述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美国反战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3.“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兴起于西欧;(2)起因是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3)核心是反对核军备竞赛,要求裁军;(4)波及世界各地,推动“国际和平年”的通过。教师讲述本目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和“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的异同,认识“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的特点”。4.“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一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几个要点:(1)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2)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教师讲述本目时,可从内容、范围、和组织上归纳概括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可从对政府和普及和平思想、教育民众两方面进行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2.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1.掌握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主要史实。(重点)2.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难点)知识点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保卫世界和平大会(1)背景①美国挑起“冷战”,并以核武器进行恫吓。②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③世界人民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2)召开①1949年,第一届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大会呼吁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②1950年,第二届大会在华沙举行,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以“和平共处”为基本原则。(3)作用:对50年代的和平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背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的危险增大。(2)内容①指出热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②反对各国政府通过战争来达到其目的。③主张用和平办法来解决一切争端。(3)影响:使许多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知识点二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1.原因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不断升级。2.序幕1965年,一些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3.主要形式美国人民举行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等活动表达反战情绪与对和平的向往。4.基本特点(1)扩展到社会各阶层,连续不断,而且时间长、规模大。(2)与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5.主要影响(1)得到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人民各种形式的声援。(2)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二次高潮。知识点三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1.原因(1)西欧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人们的反战意识强烈。(2)北约集团决定从1983年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2.内容反对美、苏的核军备竞赛,要求进行裁军,建立“无核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