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1)范围广(从行业看,波及金融业、工业、农业、对外贸易;从地域看,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蔓延至其殖民地和附属国)。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统计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2)破坏性大(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对外贸易大量缩减,农产品大批销毁,到处呈现田地荒芜、工厂关门的景象)。(3)持续时间长(1929年到1933年)。(4)来势凶猛(危机发生后,迅速波及整个经济部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b)(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2)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b)领域具体措施意义金融领域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工农业生产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发起蓝鹰运动)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向减耕减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续表领域具体措施意义救济和公共工程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举办公共工程,如:修建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对缓解失业,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既是美国工人运动的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社会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深入思考】罗斯福新政“新”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新的特点。具有国家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是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1)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全面干预经济。(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c)(1)从现实影响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严重破坏;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2)从深远影响看,开创了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3)从实质上看,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推动了经济的恢复,但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b)(1)表现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②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2)影响: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知识链接】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1)原因①克林顿政府实施的“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②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③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特点①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②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③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