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人教版必修3)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理解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3、使学生认识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二、情感态度价值观(2)三民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思想(3)孙中山具有适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三、重点难点1、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2、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四、问题探究(一)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是什么?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要创立三民主义的理论?(二)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时代呼唤革命的理论。2、提出:中国同盟会纲领《民报发刊词》3、内容:(三)从内容中分析三民主义的进步意义(提一下局限性)(四)三民主义的实践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实践证明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西方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没有放弃----实现了他一生当中的有一次重要的飞跃。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五)中心问题探索1、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反映出孙中山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对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教师可将内容做成表格形式,指导学生结合投影阅读教材文字内容,并自己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内容。2、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结局的历史教训、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3、新三民主义影响及评价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关于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两个问题。问题一、新三民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问题二、新三民主义同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是本部分内容的难点。建议教师处理好二个角度:一、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二、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五课堂练习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3、孙中山一生中两次转变,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向孙中山先生学习什么?4、步步高上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