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16
章末整合提升______■教材P70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公元79年到公元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沉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被火山灰覆盖部分看不见了。2.从公元15世纪到公元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上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动物钻孔的痕迹(图中石柱上的斑点)。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地壳运动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______■教材P72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照片中的地貌景观从左向右分别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堆积的结果。(2)这些地貌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西北沙漠地区、西北昆仑山和祁连山山前地带等地。______■教材P74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2.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______■教材P75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岩层不连续,同时代岩层发生错位和移动。(2)略。______■教材P76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2.(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______■教材P78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过程,应综合考虑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内力作用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外力作用使河床不断下切,河谷处在发育的早期阶段。______■教材P79~80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扇形特征。2.洪(冲)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______■教材P81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______■教材P82~83资料1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口冲积岛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淤积而形成。______■教材P83资料2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位置的相对变化来加以分析。从图4.25可以看出,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西沙和东沙为雏形阶段。其年代据历史学者考证,大体可以追溯到唐初或五代。(2)宋代和元代有了扩展。先是姚刘沙(1025年)出水成洲;75年后,在位于姚刘沙西北方向的江中,又涌现出新的大型沙洲,即崇明沙(1101年)。(3)明代主要是沙洲合并阶段。这以元末明初平洋沙的出现为代表。(4)明末清初,冲积岛基本建造完毕。2.崇明岛的形成从唐初以来,历经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中,崇明岛的冲淤变化和沙洲的坍涨合并同步进行。夏秋之季,长江洪水和风暴潮是决定崇明岛冲淤变化的两个因素。崇明岛的泥沙来源基本以长江泥沙为主,但黄河来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