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三地理导学案:课时38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考纲介绍1.工业区位因素(1)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掌握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1)掌握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扩散的现象及意义。(2)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力要求:1.以不同类型的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切入,考查工业区位因素。2.以区域图切入,结合相关材料考查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结合风向、河流流向、城市规划考查对环境有污染的工业的布局原则。4.结合环渤海经济圈、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川东化工基地建设等热点,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地域形成条件、工业地域联系等知识。学习要点:1.工业区位因素2.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型:“六·四·二”模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形式学一学:议一议:1.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发展变化原料原料指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影响减弱市场市场指向型接近消费市场影响增强动力动力指向型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影响减弱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之窗。教学过程电站)劳动力劳动力指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素质影响增强,数量影响力减弱技术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影响增强,导致新工业区位的产生和老工业区位的改造、转移练一练1.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1)~(2)题。(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A.原料供应充足B.交通运输便捷C.市场庞大D.技术领先(2)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产地B.廉价劳动力C.消费市场D.先进技术讲一讲:工业联系2.(2010·威海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是()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2)下列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规划图。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7.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①、②、③、④、⑤。(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3)下列四种工业中,与该地区主导工业部门联系密切的是()A.机床厂和氮肥厂B.焦化厂和烧结厂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D.食品厂和造船厂(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和。(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现象而形成,这样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