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章末检测一(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图为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曲线表示()。A.死亡率B.出生率C.自然增长率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C曲线表示的是()。A.死亡率B.出生率C.自然增长率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3.下面符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顺序的是()。A.过渡模式→“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B.“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过渡模式C.“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D.“三低”模式→“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解析依据图示,A线晚于B线下降,为出生率。C线不断上升,为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次转变顺序是“高高低”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答案1.B2.D3.C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完成4~6题。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4.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5.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6.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解析第4题,对比分析该国1980年~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故C、D说法错误;20~45岁年龄段(年轻人口)人口比重年至2025年呈下降趋势,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故B项正确。第5题,老龄化现象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一种体现。分析年和2025年结构图看出,60~90岁女性比重线段长于男性比重线段,说明该年龄段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对比各选项可知A项正确。第6题,从年和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看出,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几乎相等,这是发达国家“三低”人口增长模式的突出特点。各选项中只有B项日本为发达国家,故B项正确。答案4.B5.A6.B读“我国某年四城市人口资料图”,完成7~9题。7.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递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①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③①D.③④②①8.从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考虑,其中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就业率最高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9.城市②可能位于我国的()。A.西北内陆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解析第7题,依据出生率及死亡率数值计算可得。第8题,人口净迁入最多的城市②经济发展最快,就业机会多。第9题,由图可知,城市②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但人口迁入较多,应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答案7.B8.B9.D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年增加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0~12题。10.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11.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12.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解析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1)“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现象属于人口流动。(2)人口主要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3)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第10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我国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反映了人口由内地向沿海流动规模扩大的现象,从而使东部人口密度更大。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由人口迁入所致,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11题,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