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年初,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架中。据测定每0.1m3“”固体可燃冰可释放20m3的甲烷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释放的甲烷属于烃B“”.可燃冰释放甲烷气体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可燃冰可能成为人类的后续能源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体积的可燃冰“”解析由题意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释放出甲烷气体并不是水变油的过程。答案B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还有一些添加剂C.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我国规定自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解析丝、毛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它由C、H、O、N、S等元素组成,燃烧产物中含有N2和SO2等。答案C3.年美国政府批准生产480亿升乙醇。在美国40%的玉米用于制造乙醇,科学研究显示利用植物秸秆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做燃料D.目前,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解析乙醇不仅在实验室中用做燃料,还可以做汽车等机动车辆的燃料。答案C4.下列现象中,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A.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解析A项为氧化反应;B项为萃取;D项为取代反应。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D.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苯的硝化反应、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均是取代反应,油脂中的液态油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液化石油气主要是C3~C5的烷烃。故D项正确。答案D6.下列化学式可以代表一种物质的是()。A.CB.C2H6OC.CH2Cl2D.C2H4Cl2解析依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H2Cl2只有一种结构,故C项符合题意;分子式为C2H6O的可能是CH3CH2OH或CH3OCH3,分子式为C2H4Cl2的可能是CH2ClCH2Cl或CHCl2CH3,C可能表示金刚石、石墨、焦炭等。答案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B.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C.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D.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可发生水解反应解析A中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后,双键变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C中石油分馏可得汽油和煤油属于物理变化过程,干馏是指隔绝空气加强热,属于化学变化;D中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4解析由题中条件判断该有机物中C、H个数之比为1∶4,不能确定是否有氧原子。答案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项错误;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B项正确;糖类中单糖、低聚糖以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D两项错误。答案B10.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将其放入水中又溶解B.蛋白质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会引起中毒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立即变黄解析A属于蛋白质的盐析过程,B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