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简易电子钟的设计专业名称: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简易电子钟的设计二、适用班级:电气0401~0405三、指导教师:王韧四、任务与要求:在智能化仪器仪表中,控制核心均为微处理器,而单片机以其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而得到广泛应用,是设计智能化仪器仪表的首选微控制器,单片机结合简单的接口电路即可构成电子钟,它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领域,与传统钟表相比较,它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操作方便、价格便宜、智能化等特点,是钟表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本课题任务如下: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钟。该电子钟上电或按键复位后能自动显示系统提示符“P.”,进入时钟准备状态;第一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电子钟从0时0分0秒开始运行,进入时钟运行状态;再次按电子钟启动/调整键,则电子钟进入时钟调整状态,此时可利用各调整键调整时间,调整结束后可按启动/调整键再次进入时钟运行状态。2、本课题可选择设计方案如下:(1)、基于单片机并行口的电子钟的设计在AT89S52的P0口和P2口外接由六个LED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用P0口作LED的段码输出口(P0.0~P0.7对应于LED的a~dp),P2.5~P2.0作LED的位控输出线(P2.5~P2.0对应于LED5~LED0),P1口外接四个按键A、B、C、D(对应于P1.0~P1.3)。(2)、基于单片机串行口的电子钟的设计将AT89S52的串行口扩展成并行口,外接由六个LED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P1口外接四个按键A、B、C、D(对应于P1.0~P1.3)。(3)、基于Intel8279的电子钟的设计利用Intel8279芯片为AT89S52扩展并行口,通过Intel8279外接由六个LED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和由四个按键A、B、C、D构成的键盘。(4)、基于Intel8155的电子钟的设计利用Intel8155芯片为AT89S52扩展并行口,通过Intel8155外接由六个LED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和由四个按键A、B、C、D构成的键盘。(5)、基于Intel8255的电子钟的设计利用Intel8255芯片为AT89S52扩展并行口,通过Intel8255外接由六个LED数码管(LED5~LED0)构成的显示器和由四个按键A、B、C、D构成的键盘。3、本课题基本要求如下:(1)、六个LED显示当前时间;(2)、四个按键的功能:A键用于电子钟启动/调整;B键用于调时,范围0-23,0为24点,每按一次时加1;C键用于调分,范围0-59,0为60分,每按一次分加1;D键用于调秒,范围0-59,0为60秒,每按一次秒加1;(3)、单片机采用AT89S52,fosc=6MHZ;(4)、计算机打印《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5)、设计时间:二周;(6)、制作简易电子钟实物;(7)、人员分组:一人一组或多人一组(不超4人)。五、《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主要内容参照“《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主要内容”文件。六、《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参照“《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文件。七、参考资料1、曹巧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7;2、赵秀珍,单永磊,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3、张毅刚,修林成,胡振江,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8;4、张洪润,兰清华,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5、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8;6、陈景初,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7、马家辰,MCS-51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8、刘守义,单片机应用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9、马忠梅,单片机的C语言Windows环境编程宝典[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6;10、李光飞,单片机C程序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01;11、李朝青,单片机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0;12、李朝青,单片机学习辅导测验及解答讲义[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