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习题一、某稽查局工作人员王涛、李静在对M公司2007年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以大头小尾虚开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偷税数额为7,0000元。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补缴所偷税款,征收滞纳金,并准备依法对其偷税行为按所偷税额处以50%的罚款。在履行了告知程序后,该公司第二天即要求举行听证会。税务机关接受了这一请求,并在规定期限内由王涛主持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双方激烈争辩,听证主持人认为M公司法定代表人态度不好,不能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当场决定对其偷税行为按其所偷税额罚款1倍。税务机关当场开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经宣告后交给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当场收缴罚款5,000元,其余罚款限期缴纳。就此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税务机关的行为违背了《行政处罚法》的什么原则?(2)该税务机关举行的听证会存在哪些问题?解:(1)税务机关经听证,对M公司偷税行为由原来处以偷税额50%罚款变更为1倍罚款的决定,违背了"不因申辩而加重处罚"的原则。(2)该税务机关举行的听证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听证会不能由负责调查本案的王涛主持,而应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②听证会不能直接作出处罚决定;③对M公司的罚款不符合当场收缴的条件,不能当场收缴。二、2007年6月,某市地税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决定对陈凯在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承建的建筑安装工程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陈凯并没有办理税务登记,为个人承接工程,在上述期间承建的建筑安装工程取得应税工程收入近1100万元,应缴纳各项税费56万余元,但陈凯只申报8.5万元,还应缴地方各税费近48万元。稽查局并于6月15日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在送达该通知书时,由于无法找到陈凯本人,税务机关便委托工程所在地乡政府送达,乡政府叫来陈凯工程队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张某签收了该法律文书。但陈凯一直未申报。稽查局决定依法按偷税处理处罚,理由是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以及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陈凯不服,依法申请听证,税务机关决定于2007年10月25日举行听证会,并于2007年10月21日送达《听证通知书》。听证会举办之后,税务机关依法作出处罚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稽查局存在哪些执法程序问题?说明理由(2)该稽查局对当事人定性是否准确?说明理由解:(1)第一,送达程序存在问题。当事人为自然人,应当送达给本人,本人不在,交同住成年家属。当事人下落不明的,应当公告送达。即使委托送达给自然人,也应该由当事人本人签收。第二,听证程序存在问题,2007年10月25日举行听证会,最迟应当在2007年10月17日送达《听证通知书》。(2)该稽查局对当事人定性准确。本案中,稽查局认定当事人有两种偷税手段,一是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二是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由于法律文书送达存在问题,当事人这一偷税手段不成立。但当事人进行了申报,而且是虚假申报,并造成了少缴税款的结果,偷税行为成立。该稽查局对当事人定性准确。三、基本资料:某玩具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该市国税局对玩具厂2008年度的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将本厂生产的玩具一批无偿赠送给市幼儿园,该批玩具的生产成本为5000元,市场售价为8000元(不含税)。企业的账务处理为:借:营业外支出5000贷:生产成本50002.仓库被盗,损失生产玩具用的原材料一批,账面成本价60000元。会计处理为:借:待处理财产损益60000贷:原材料600003.用生产的玩具偿还欠某公司的债务80000元。该批玩具的公允价值为80000元,产品成本为70000元,会计处理为:借:应付账款80000贷:库存商品70000营业外收入100004.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笔运费开支,运输发票上所列运费为1800元,装卸费500元,保险费100元,建设基金200元,会计处理为:借:营业费用2158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42贷:银行存款2600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企业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应补缴的增值税额。3.针对题中业务写出正确的会计会录。解:1、该企业账务处理中存在的涉税问题主要有:一是将本厂生产的玩具一批无偿赠送给市幼儿园,直接冲转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