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催化简史1、催化剂这一概念历史上最早是由哪个国家的哪位科学家于何年何刊物中正式提出的?答:1836年,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J.J.Berzelius)在《物理学与化学年鉴》中首次提出“催化剂”这一概念。2、催化剂的本质是什么?它最早由哪个国家的哪位科学家于何年提出?答:催化剂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把一个比较难发生的反应变成了两个很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在这两个反应中,第一个反应中催化剂扮演反应物的角色,第二个反应中催化剂扮演生成物的角色,所以说从总的反应方程式上来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3、工业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历史上由于合成氨催化剂和工业化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哪个国家的哪两位?答:工业合成氨催化剂为铁触媒,其主要成分为Fe、A12O3、K2O,由于合成氨催化剂和工业化研究,德国科学家哈伯(F.Haber)获得1919年诺贝尔化学奖,博什(C.Bosch)获得1931年诺贝尔化学工程、高压设备奖。4、合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催化剂历史上是由谁最早发明的?其主要组成为何?答:合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催化剂历史上是由德国科学家齐格勒(K.Ziegler)最早发明的,其主要组成为四氯化钛-三乙基铝[TiCl4-Al(C2H5)3]。5、历史上最早模仿合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催化剂而发明聚丙烯合成催化剂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位科学家。他所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的组成为何?答:历史上最早模仿合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催化剂而发明聚丙烯合成催化剂的是意大利科学家纳塔(G.Natta),他所发明的聚丙烯催化剂的组成为三氯化钛-三乙基铝[TiCl3-Al(C2H5)3]。第二章催化剂与催化作用1、什么是催化剂?什么是催化作用?催化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催化作用的特征主要有哪四个方面?答:催化剂是这样一种物质,由于它的存在,使化学反应趋于平衡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而它本身的组成、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根据IUPAC于1981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即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本质为改变了反应机理,降低了活化能。催化作用的特征主要有:①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而不能加速热力学上无法进行的反应;②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的位置(平衡常数);③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④催化剂有寿命。2、均相催化体系、复相催化(或多相催化)体系的真实含义各是什么?答:均相催化体系是指催化剂与反应介质不可区分,与介质中的其他组分形成均匀物相的催化反应体系;复相催化(多相催化)体系是指催化剂自成一相的催化反应体系。23、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是何含义?活性有哪几种表示方式?各方式如何表示?答:催化剂的活性是催化剂影响反应进程变化的程度。活性的表示方式:①转化率: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量占原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②时空产率:在给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催化剂上所生成产物的量;③反应速率常数:单位反应物浓度条件下,单位催化剂上,单位时间生成产物的量;④转换频率:单位时间,单位活性中心上反应发生的次数。催化剂的选择性是专门对某一反应起加速作用的性能(定性),是指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定量)。催化剂的寿命是指催化剂从开始使用至活性下降到经济上不值得再用的程度所经历的时间。4、产率和选择性各如何表示?有何差别?答:产率是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某反应物的量占该反应物进料总量的百分数。表达式为:Y(产率)=(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指定反应物的量/指定反应物进料的量)X100%选择性是所消耗的原料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分率。表达式为:s(选择性)=(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指定反应物的量/已转化的指定反应物的量)X100%其差别在于产率指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指定反应物的量占总的进料量的百分比,而选择性指占已转化反应物的量的百分比。Y=xs,x为转化率:x(转化率)=(已转化的指定反应物的量/指定反应物进料的量)X100%5、从功能来看,固体催化剂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发挥什么作用?答:固体催化剂通常由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催化剂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