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舆论传播问题一、摘要本文讨论了影响网络舆论的因素、网络舆论形成及对网络舆论的调控与引导问题。问题一,由调查问卷(见附录一),将影响网络舆论的因素归类为主体、客体和外界,建立三层结构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FAHP)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网络舆论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隶属度原则,构造模糊一致矩阵,根据其性质求解出影响网络舆论主要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依次为:舆情指向,管理力度,事件本身的舆论价值,互联网发展的普及程度,及其对总目标的权重依次为:0.245,0.2025,0.105,0.1425。问题二,以“邓玉娇事件”为例,对网络舆论的形成进行分析。根据网络舆论生成的“蝴蝶效应”机制,将该舆论的形成分为五个时期:产生期、成长期、爆发期、降温期、长尾期。首先,根据跟帖量散点图用最小二乘法通过Matlab拟合出各个时期的函数模型并检验其拟合程度。其次,通过对舆论形成的全过程建立的模型,判断其所处阶段,然后利用所建立的各个阶段的子模型作进一步的预测。问题三,根据问题二中建立的模型,预测网络舆论的走势,判断网络舆论是否处于爆发期的潜伏阶段,并针对预测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及时调控和引导。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蝴蝶效应分段曲线拟合二、问题重述2.1问题背景持有、接受、表达某种相同、相似的观点的人在社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定的阀值,此时的观点就上升为舆论。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舆论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能够左右社会大众和政府的行为。现如今,互联网又作为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第四媒体”。显然,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在形成、发展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如何控制和引导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开放的网络平台,加上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通过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现今,互联网已成为新闻集散地、观点集散地和民声集散地。2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庞杂多样,容纳了各种人群、各类思潮,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敏感问题出现在网上而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应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使这些敏感问题向热点演变,最后形成网络舆论并引起社会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动时,将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其他政治问题,因此网络舆论的爆发“内容威胁”的形式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网上的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和控制将成为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2.2问题的提出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一下的问题:(1)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分析影响网络舆论的各种因素;(2)运用所掌握数学知识,建立网络舆论形成的数学模型,使其能够对网舆论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有效的判断,并能对网络舆论的态势做出客观的表述;(3)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描述在网络舆论形成后利用所建型来控制和引舆论的发展趋势。三、模型假设1、各层之间的因素不相互影响。2、除考虑因素外其他因素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3、在提取主成分的成分的过程,不考虑信息损失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四、符号说明A:网络舆论;iB:主准则层中的各个元素;ijC:子准则层中的各个元素;i:模糊一致矩阵各层元素的权重;ijr:模糊一致矩阵的标度值;3max: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R:判断矩阵;iy:各个阶段的函数模型(1,2,3,4,5)i;ix:各阶段的具体时间(1,2,3,4,5)i;kN:数据的分点;()kgx:所设的线性函数;,mn:散点;S:最小二乘估计量;五、问题分析和模型的建立5.1问题一影响网络舆论的因素很多,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根据调查表中的信息(见附录一),我们决定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对其进行分析。首先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是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影响网络舆论的各个因素属性将其大体上分为三大类:网络舆论主体影响因素、网络舆论客体影响因素、网络舆论外部影响因素。具体的分类如下图1所示:4图1影响网络舆论的评价体系2)进而得出两两因素比较的隶属度,并构造模糊一致矩阵的参照(如下表1所示)。表10.1~0.9数量标度标度定义说明0.5同等重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