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科学道理篇一:老马识途的故事古代战国时,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乐呵呵地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释义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篇二:2012年生物学业考试模拟试卷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模拟试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生物(四)一、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表中相应1.2011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的生产者是浮游动物B.“小鱼→大鱼”是湿地的一条食物链C.湿地中的所有鱼类是一个生物种群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下”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6”B.下和“9”3.园冠榆是我市的市树,也是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它的茎能够逐年加粗的原因是A.生长点不断产生分裂新细胞B.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D.韧皮部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4.下列常见的农作物中,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A.小麦B.玉米C.高粱D.黄豆5.下列结构都是你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它们当中不属于器官的是A.洋葱表皮B.杨树的叶子C.西瓜D.月季花6.我们走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其中的科学道理是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瓖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7.以下分别是动物细胞分裂、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人的怀孕过程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四个流程图,其中错误的是A.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形成新细胞膜→形成两个新细胞B.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C.受精卵→受精卵分裂→胚泡→胚泡植入子宫内膜D.饥饿处理→照光处理→遮光处理→脱色处理→漂洗8.用所学的生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B.所有的细菌和真菌自己都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C.为预防甲型HINI流感,出门时戴上口罩,这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9.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淀粉、脂肪、蛋白质B.淀粉、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蛋白质D.蛋白质、淀粉、脂肪10.右图是隔肌运动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左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右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C.右图演示呼气,隔肌舒张D.左图演示呼气,隔肌收缩11.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由血浆、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组成B.红细胞的特性是在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易跟氧气结合,在二氧化碳低的地方易与氧气分离C.当人患急性炎症时,白细胞会较多地集中到炎症发生部位D.当人体血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