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VIP免费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_第1页
1/8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_第2页
2/8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_第3页
3/8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这段时间,我拜读了师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儒德教授编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让我们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互悦机制”。心理学中有一条规律: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互悦机制”。老师先喜欢学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喜欢学习。乖巧聪明的孩子,老师当然能先喜欢,而引起我思考的是,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坏”孩子,老师是否能发自心的先喜欢他们呢?“超限效应”也给了我不少启迪。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书中还有很多效应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启示。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而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阅读了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本书从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书中教授阐述了众多的效应: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图形—背景现象"等。对于这一系列抽象的心理学术语我觉得很遥远,但教授结合浅显生动的教学案列娓娓道来,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了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在生活、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面不断创新。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例如超限效应一种揠苗助长教育措施。过犹不及,在课堂教育的实践上,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度”在对孩子的教育时,要掌握好“火候”和“尺度”,恰到好处的进行,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一切的努力只能是揠苗助长、事倍功半。同时努力没有良好的结果出现,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那么后面你的教育也就没有了说服力。“反馈效应”是心理学借用反馈这一概念,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