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深厚、扎实的行政管理基础知识和研究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通过学习,使研究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提高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最新知识及扎实的理论功底,拥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二、学制及专业研究方向本专业学制为二年半。前三个学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掌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第四、五学期进行调研和撰写学位论文。本专业研究方向为:行政体制比较研究;地方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研究。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学位课程1、公共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3学分(2)基础英语4学分2、专业基础课(1)政治学原理2学分(2)管理学原理2学分(3)行政法学2学分3、研究方向课(1)公共管理学2学分(2)地方政府管理专题研究2学分(3)公共政策研究2学分(二)非学位课程1、必修课(1)管理心理学2学分(2)比较政府制度2学分(3)政府经济学2学分2、专业选修课(选三门)(1)管理思想史2学分(2)中国政治制度史2学分(3)行政能力与领导科学2学分(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学分(5)专业外语1学分3、公共选修课二门2学分(三)补修课程1、中国政府与政治2、宪法学基础3、经济学基础(四)社会实践2学分四、成绩考核学位课程均须经考试。考试方式由导师组和主讲教师商定,经导师组负责人审批;非2学位课程均须考查。考查方式由主讲教师决定,并报教研部主任审批。学位课程的合格标准为75分或良好;非学位课程的合格标准为60分或及格。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指导发挥导师组的集体作用,实行导师负责制;第三学期末确定论文选题,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第五学期末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六、取得学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在校期间,硕士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两篇。同等学力和非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须补修三门基础课,考试成绩合格。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指导小组公共管理教研部附:一、主要阅读书目:1、《公共管理导论》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公共行政学概论》陈福今、张德信主编人民出版社;4、《政治与行政》F.J.古德诺华夏出版社;5、《政府论》洛克商务印书馆;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P.亨廷顿上海三联书店;7、《改革政府》戴维·奥斯本等著上海译文出版社;8、《公共选择》丹尼斯.C.缪勒商务印书馆;9、《国家与社会》猪口孝经济日报出版社;10、《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休.史卓顿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1、《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沈立人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12、《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周伟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3、《国内政府间关系》,林尚立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4、《中国地区间市场封锁问题研究》,陈甬军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5、《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薄贵利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6、《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研究》,寇铁军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7、《英国地方行政改革研究》,于军编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18、《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理查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9、《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洪银兴、刘克彪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跨区域的中国区域发展》,陈栋生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21、《政策科学》陈振明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22、《政策科学导论》张金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323、《公共决策》[美]詹姆斯·E·安德森著唐亮译;24、《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美]威廉·邓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5、专业网站: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WebsiteinInstitutionalAnalysisandPublicPolicy)http://www.wiapp.org26、《新政治学概要》王邦佐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7、《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