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造价控制【摘要】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度高达75%,工程招投标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两者对工程造价控制产生重要影响。建设单位要树立全过程造价控制观念,全面分析这两个阶段中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以有效方式解决关键性问题。【关键词】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为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不同阶段的造价控制侧重点和效果不同。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起始阶段,设计概算的精确与否对工程最终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影响。有关数据显示,对项目经济性影响的程度,初步设计达到95%,技术设计达到75%,施工图设计达到35%,可见,在设计阶段已经对工程造价起到决定作用。工程招投标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阶段主要通过招投标限价、制定合同文件等措施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同样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一、设计阶段造价控制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现状1.1“重设计,轻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设计部门存在“重设计,轻经济”的观念,设计概算人员仅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概预算编制,利用经济来影响设计,衡量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而并没有将设计与经济真正结合起来,出现了只注重技术责任,而忽视经济责任的现象。在设计方案上,设计人员基本上能够做到比较多个设计方案后选择技术质量高的方案,但是,却很少考虑设计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合理。特别在现代经济竞争情况下,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赶进度,满足建设单位要求,将一些深度不够的设计图提交,进而导致设计预算和实际造价出现偏差,预算文件不够完整。1.2协作力不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要求设计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展开协作与交流,进而实现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但是,设计人员往往注重设计本身,忽视设计产生的经济因素。而造价人员对工程状况、施工现场状况普遍缺乏了解,无法将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考虑全面。加之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之间缺乏及时有效沟通,这就容易造成设计阶段造价不合理。2、提升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质量的措施2.1加强变更管理。建筑工程规模巨大,涉及内容较多,建设单位要在设计阶段加强与设计人员的联系,促使设计人员树立“经济设计”和“质量设计”相结合的观念,完善设计书包含的内容,并对材料、设备、技术等关键性的支出做好事前预算控制工作,减少因错误信息而产生的设计功能不符现象,避免实施阶段出现大量变更;在不得不变更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变更,以防止延迟变更引起更多的经济损失。2.2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控制造价的重要方式。设计部门在依照批准的总概算控制施工图条件下,将设计数额控制在被分配到的投资额中。没有特殊要求,不得突破限额,这就实现了以数量控制成本的目的,相对减少了设计项目,进而实现了造价控制。2.3推广标准设计。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标准化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约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费用。在标准设计中,要强化工程标准规范以及设计人员经验的共同作用。一方面,要求工程设计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制度进行统一化设计,通过标准设计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材料得以推广;另一方面,促使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其个人价值,将实践经验以及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标准设计之中,以有效提升设计质量,最终实现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2.4实现方案价值。设计方案是后期施工的标准,也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在设计阶段要通过竞选、招标方式,选择经济价值以及质量价值最高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内容,以最低成本投入,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二、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施工单位进行造价管理是由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开始的,也就是说此阶段的造价控制对建设单位今后效益实现起到直接性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运用此环节实现单位效益。1、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1.1基础性工作不规范。招投标工作是一项过程性工作,不仅要求前期进行材料准备,而且要求招投标过程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操作。但是,目前仍旧有很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