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策略我们根据时间不同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实施活动分为三大板块,即课堂中、课余时间、个人休闲时间。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课堂中:我们抓住课堂主阵地,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与思维,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掌握并运用知识,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在情感的感召下学习提高,同时也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感到学习其实是一种享受,从而主动地吸取知识。具体做法是:1、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科特点,做到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进行有效的师生、生生、生师互动;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营造出师生平等融洽的班级氛围;对所积累的教学实践资料加以分析和提炼,形成一套适合提高口语表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2、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指导学生会分析错误原因,口语表达的制约因素,为什么表达与内心所想难以一致等。3、课堂上多种方式,逐步克服学生口语表达畏难情绪。(1)师生倾听教学,把“听”与“说”结合起来每天课前五分钟由一名精心准备的同学有感情朗读优文片段,其他同学仔细听读,然后同学们或就所听内容展开描述,或就文章主题开展人生哲理上的思索,或就创作技巧对写作方面提出借鉴⋯⋯在这个过程中人人参与读、人人参与说,学生不再是盛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贡献自己智慧的平等对话教学的积极建构者。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的听读材料,并在语音辨识力、听话理解力、评判力等方面给予指导,进而达到理解地听,批判地听,欣赏地听的水平。听后简要概述材料内容,阐述自己2观点,表达自己看法,为了捍卫自己的“真理”,可以自由辩论,训练其敢说,达到会说⋯⋯(2)师生角色互换把“心”与“口”结合起来新课程理念实施的今天,教师应该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化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文章,由学生登台讲课、老师做学生的方式,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能力,小组内成员往往在课前备课内容已烂熟于心,所以讨论时也是滔滔不绝。这样对于参与者来说,无形中就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口语表达,何乐而不为呢?(3)课本剧表演,把“行”与“说”结合起来哲学家尼采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弘扬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即主动性。精心创设一个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境。把枯燥课本文字转变为口头语言和形体动作的课本剧的表演,为课堂气氛的转变带来契机。表演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原有文本的简单复制,更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创造,并转化为自己内心感受的一个过程,一个内化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发自内心的表达出,即是自我思想和口语锻造的一个过程。表演中有了受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愉悦感,在表演时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大胆和尽力,表演入情,入境,表演获得巨大成功。(4)辩论赛课堂,把“脑”与“口”结合起来辩论赛形式让全体同学在查阅资料、口语表达,思维敏捷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引用这位参与辩论的同学的话说:“以前上课我只有羡慕别人滔滔不绝的份,从不自信还能得到别人佩服的目光,就算我有话说,却也无法用流畅的言语生动地表述出来,参加辩论赛后,我发觉在增长见识、思辩能力、应变3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更主要的是让自己有了突破,突破自己的害羞和胆小等的性格弱点,成就感给了我自信,自信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辩论式课堂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由畅谈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启其智慧,挖掘其自身潜力,提升其综合素养,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自信。4、课余时间搜集古今中外精彩的对话、辩论、说理等故事介绍给学生;适时的搞些小型的“说”的活动,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如讲故事、演讲、辩论、诗朗诵等;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乐趣,每当他们“说”有进步时,及时给予夸奖和表扬增加其说的内容: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语文科扩展到其他学科⋯⋯充分展示学生个人的才能,使学生都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相信人人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