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计》课程教学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以审计理论、会计理论和实务、财经法规为基础,研究对企业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的一门应用学科,要求将审计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融入审计的基本技能之中,充分反映审计的可操作性和实务性,注重学生利用审计程序、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教学目的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让学生系统掌握企业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审计技术和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审计思维,增强其用现代审计理论处理审计业务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财务审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工作能力。三、教学时数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68课时四、教学方法依据教学大纲,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答题等方式,通过基本思路和操作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以精讲课程中各主要知识点为主并辅之应用实例的讲解,确保授课效果。五、面向专业本课程是审计学专业的核心课、必修课。它是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既懂审计理论又掌握审计实务的审计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开展财务审计的意义、认识财务审计的重要性、熟悉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及有关概念;理解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特点与任务。(二)教学内容本章介绍说明企业财务审计的意义及其演变,企业财务审计的涵义、特征、作用和目标、内容。其中财务审计的涵义、基本特征为本章的教学重点。第一节现代财务审计的涵义、特征及作用一、现代财务审计的涵义二、社会经济特征对财务审计的影响三、现代财务审计的基本特征1、审计范围国际化2、审计领域扩大化3、审计层次立体化4、审计内容复杂化5、审计主体多元化6、审计行为规范化和审计技术科学化四、现代财务审计的作用第二节现代财务审计的目标与内容一、现代财务审计的目标二、现代财务审计的内容1、资产审计的内容2、负债审计的内容3、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内容4、收入的审计内容5、利润的审计内容6、会计报表的审计内容(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课时第二章财务审计程序和方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财务审计的程序和各种方法,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要求理解掌握有关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特别是掌握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以及审计程序的概念、内容及其规范性要求,贵审计工作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程序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并力求掌握使用方法的应用。(二)教学内容本章教授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特别是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以及审计程序的基本概念、内涵及要求等内容,其中,审计程序是本章的重点,各种审计方法的应用是难点。第一节财务审计程序一、审计的准备阶段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它外部因素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4、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5、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6、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的衡量和评价7、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二、审计的实施阶段1、内部控制测试2、实质性测试三、审计的终结阶段1、汇总整理审计证据2、出具审计报告第二节财务审计方法一、顺序审查法1、顺向审计法2、逆向审计法3、制度审计法二、范围审计法1、详细审计法2、抽样审计法三、实质性审计方法1、审阅法2、复核法3、核对法4、函证法5、盘点法6、观察法7、调节法8、分析法第三节制度基础审计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二、主要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制度三、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三)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中把基本概念讲清楚,并注意与审计学原理的内容相衔接,同时结合事例说明财务审计的实施程序和基本方法。(四)教学时数本章计划教学时数为4课时第三章货币资金审计(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掌握货币资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