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贵州省南白中学(遵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S32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选题,每题6分1、下列关于蓝藻和绿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自养生物,因为它们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B.二者都有核糖体、RNA和D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C.二者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有突变和基因重组D.二者都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相似2、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装片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为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为②③⑥B.若从图乙转为图丙时,应先向上方移动装片,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C.图丙为视野内所看见的物像,则载玻片上的实物应为“6>9”D.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实物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在生命系统中不属于细胞层次但属于个体层次B.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温度(℃)3035404550556065707580-2-/8果汁量(ml)3.54.68.610.912.311.710.15.43.94.85.6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B.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C.应在50~55℃之间缩小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D.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醋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酵母菌可用pH<7的培养基B.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混合菌种中选择乳酸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C.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D.涂布器的灭菌是将涂布器末端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浸泡后在酒精上引燃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和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甲与分子乙所带电荷性质不同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32、下面是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Na2HPO4K2HPO4?7H2OMgSO4葡萄糖尿素琼脂蒸馏水-3-/82.1g1.4g0.2g10.g1.0g15.0g定容至1000ml(1)该培养基按照物理性质来分,属于培养基;该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的原因是。(2)鉴定某种细菌是否能够分解尿素,可向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若该细菌能分解尿素,则指示剂变色,所依据的原理是。(3)如果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可以采用法接种。(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的方法。33、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酸奶产品中乳酸菌数量不得低于1×106个。为了解某酸奶中的乳酸菌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碳源为(填“含碳无机物”或“含碳有机物”)。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的方法是。(2)样品稀释:先将样品稀释10倍,可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酸奶样品加入盛有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使样品与水充分混匀。然后进行系列梯度稀释操作,得到稀释105、106、107倍的样品。(3)培养与统计:吸取不同稀释度的样品各0.1mL,分别置于不同培养皿内,加入适宜温度的溶化状态的培养基,使之混合均匀,冷却成平板。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平板的菌落数进行统计,结果如下:稀释度(倍)105106107平板123123123平板菌落数(个)4334224447874821068为了保证结果准确,应选择上述稀释度为倍的平板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计算出每毫升样品中乳酸菌数量为个。(4)在培养时,需要将培养皿倒置,原因是。-4-/834、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低,操作更容易。某同学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