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生态学本科考试试卷By:Super_Smile一:名词解释生态因子:是指在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别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环境基本成分。富营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营养化。生物放大:又叫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在比较寒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和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代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的群落演替。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该特性也同样由于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重要值: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量越多的效应。生态学零度: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发育的最低临界温度。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个种群在特定时间内的年龄结构而编制的生命表。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就叫生态入侵。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生活和繁殖同种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十分之一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的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选择题1:季相最显着的群落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爱雨林2: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个营业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而变化不同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初始慢中间快末期停止C.演替越来越慢D.不随时间变化4: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A.沼泽B.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5: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6:生态学做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A・E・HaeckelD.Darwin7: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A.养鱼塘的分层养殖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D.稻田养鱼或养鸭8:臭氧层破坏属于()A.地区性环境问题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9:氧气对于水生动物来说,属于()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代替因子D・限制因子10: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气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11:雄孔雀美丽的尾巴形成的原因在于()A.竞争B.攻击C.性选择D.适应环境1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A.绝对出生率B.专有出生率C.最大出生率D・生态出生率1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14: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3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