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入学教育为基点,加强大学学风建设的几点看法*【摘要】在学风建设中入学教育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学风问题,讨论并提出以入学教育为基点,加强和改进大学学风建设的观点、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因材施教的入学教育(“以人为本”地进行入学教育、依据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进程的特殊性进行入学教育、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入学教育)、校史教育、入学专业教育、良好的班风教育等,试图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借鉴。【关键词】大学学风建设入学教育关键环节因材施教【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20)08-0023-03学风建设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的学风是指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能力、品质等内在人格作用于主体本身而产生的外部反映。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必将外显地或潜隐地指导着、支配着学习主体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目前不少大学生出现厌学、对前途迷茫的思想情绪,这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逃课、不认真学习等现象,将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网络游戏、酗酒、打牌、谈恋爱等方面。如何进行目前大学生的学风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高校学风教育必须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首要教学环节,是优良学风初步形成的最佳时机,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环境、认知大学文化、融入大学生活,成为大学人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和综合素质历练的起点。通过入学教育,使刚进大学的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的相关规范和程序,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尤其是培养和建立良好学风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现行的入学教育几乎局限于军训、开迎新大会(联欢晚会、报告会)和开入学教育班会等。笔者认为,这种入学教育是不全面的。因为大学生入学后会遇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方式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管理方式的变化等很多方面的问题。这要求入学教育应是涵盖大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各方面,科学、严谨、系统的教育。一当前大学新生的特点当前大学新生思想状况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随着“90后”的大学生日益增多,他们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鲜明特征。1.生活和消费方式的两极化倾向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以及部分家庭富裕的两极分化,因此大学新生在生活、消费方式上也呈现出两极分化倾向:一极是家境优越的学生,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上了大学面临着必须要会自理,这些学生打理自己日常生活总是手足无措,而在经济上却又处于优势;另一极是家境清苦贫寒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从小在家就吃苦受累、会做家务,自立能力很强,渴望通过上大学读书来改变自己及家庭的现状。但由于长期的经济拮据,导致他们与经济优越学生相比心理失落。这两端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常常不能恰当地掌控自己、容易走极端、过度地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严重时还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2.社会各方压力倍增随着招生规模的大幅提升,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加上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变革,致使大学生就业压力倍增。同时,大学生还要承受着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父母期望等压力,这些压力在高校一些贫困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校园里的现实生活与他们上大学之前的理想生活相差甚远,导致很多贫困学生带着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来读书。3.新型事物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新生在生理上已基本成人,但在思想认识上尚未成熟、处于发展中,面对魔幻与复杂的互联网络世界,易受到冲击和影响,极易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处世观念甚至人生观、价值观。首先,网络是当今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之一,其信息再现的社会价值导向变化太快,使得学生很难把握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其次,多元化网络价值观,诱发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新生喜爱网络甚至沉迷,引发不良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