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尝试跟随音乐哼唱歌词。通过欣赏《思乡曲》,了解曲作者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2.情感目标:欣赏并学唱台湾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少年欢快的情绪。通过欣赏《思乡曲》,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聆听培养学生的思乡情和爱国情。3.德育目标: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使学生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能正确地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及音乐情感上的变化。难点:在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审美评价。课前准备:课件、钢琴、学生收集部分歌曲等资料教学过程:师:伴随着悠扬的乐声,开启了我们快乐的40分钟,希望同学们在课上,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获、学的开心、学的愉快。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首曲子《谁不说俺家乡好》。要求:听完后,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1.课件出示背景图。2.聆听歌曲。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3.谈听后感受。师:这时一首赞美家乡的曲子,无论旋律还是歌词,无不流露出浓浓的的喜悦之情,亲切、动人。二、聆听《乡间的小路》师:接下来带给大家的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听后,同样要说说你的感受,一个词也行,一句话也可以。1.课件出示一幅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的画面图。2.聆听歌曲。师:这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之情。3.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三、聆听《思乡曲》1.欣赏乐曲《思乡曲》师:这节课我要让大家享受一顿丰富的音乐大餐,下面将要欣赏到的是课件出示《思乡曲》。首先我要简单介绍《思乡曲》曲式结构: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柔和,带有暗淡色彩的旋律,轻轻地、缓缓地诉说,把思念故乡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二部分:全曲高潮,速度加快,比第一部分情绪明朗,仿佛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之中,然而这只是曲作者的一场梦,一切又回到了现实中。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缩减再现,旋律比第一部分高出一个八度,显得更加缠绵悱恻荡气回肠。乐曲短小的结尾充满茫茫的愁绪,最后结束在不协和的和弦上,曲终意未尽。无穷尽的相思,理不清、斩不清,久久萦绕在心头。要求:欣赏中,如果你听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请用手势示意我。问题: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样的音乐适合在什么场景下欣赏?这是马思聪1937年所作《内蒙组曲》暨《绥远组曲》(作品9)中的第二首。慢板,以如歌如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的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旋律具有深情、缠绵、忧伤的情调。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带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变奏的手法。三次变奏,一方面不断赋于主题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起到了使情感递次高涨的作用。主题再现在明亮的高音区,既表现出小提琴的丰富音色又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使人回味无穷的是,乐曲最后落在羽调式的属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荡。师: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本曲的主题)。3.师:用的是小提琴演奏。音色纯美、柔情、弦乐表现力强。4.师:画旋律线,速度表达出作者对乐曲的把握。5.师介绍《思乡曲》创作的一些知识。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6.复听乐曲。走进《思乡曲》音乐会,提出听音乐会的要求:1.着装整洁;2.保持安静;3.鼓掌要求;(一般音乐会都是提前四五十分钟开始入场的,听众最好是提前二三十分钟入场,入场后遇到相识的朋友礼貌的打招呼但不要大声喧哗。音乐会过程中不要吃东西,不要接打电话,最好是关掉手机或者打在震动,不要说话,不要走动,保持场内安静,这是对演奏者的尊重,也是达到最好的聆听效果前提。如果您有事迟到了,请不要擅自往里闯,应该在一个曲目完全结束后再悄悄进入,同样,如您确实有急事要离开,也是要在一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