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总结开展公推直选试点探索扩大党内民主中共XX市委基层办(20XX年3月31日)为了进一步推动与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加强乡镇党委班子建设,我市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共确定6个乡镇开展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截至3月28日,6个试点乡镇全部顺利完成换届,实现预期目标,做到了组织满意、党员满意、群众认可。一、突出“四新”,积极探索,成效明显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我市在286个乡镇中精心挑选了XX县区火场土家族乡、XX县区伍家湾乡、XX县区思蒙乡、芷江县板山乡、XX县区桐木镇、XX县区江市镇等6个乡镇开展公推直选试点。通过试点,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实现了新突破。创新了选举制度。把书记、副书记由全委会选举产生改为由全体党员或代表直接选举产生。选谁不选谁,全都是党员说了算,在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践创新上迈出了一大步。扩大了党员参与面。市、县、乡各级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发动,引导党员广泛参与,公推直选中党员参与热情高涨。全市6个公推直选试点乡镇2668名党员中,参与党委换届的党员有2647名,党员参与率达99.2%;参加选举大会应到1179人,实到会1094人,到会率达92.8%。XX县区伍家湾乡、XX县区思蒙乡、芷江县板山乡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参加大会选举的到会率总计达98.87%。芷江县板山乡217名党员,全部参与到公推直选之中,做到了“一人不漏、一个不少”。——选人用人拓宽了新视野。过来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基本上是从机关干部产生,公推直选突破了原有的用人瓶颈,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以机会和舞台。在公推候选人中,相当部分基层一线人员进入了视野,如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站所负责人、知识丰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村官”等等,发现和掌握了一批优秀干部,收到了“选拔一人、发现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第1页共7页公推直选中,6名优秀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被新选进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其中就有2名副科级干部、2名计生办助理员、1名“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拓宽了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视野,党委班子成员中,有4个乡镇公推直选出了一名女干部,占13.3%,比换届前增加了2人,其中有2名女乡镇长。——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累了新经验。改革提名方式。改传统的上级党组织确定候选人提名为公开推荐提名,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党员自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共同参与下产生候选人。6个试点乡镇,初始提名达93名,其中个人自荐37名,党员联名推荐15名,群众推荐11名,组织推荐30名。采取票决方式。公推直选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三轮差额票决:先是各试点乡镇召开候选人推荐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从初始提名候选人中直接票决产生候选人预备人选;然后经组织考察后试点县(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对初始候选人进行公开票决,产生正式提名候选人;最后通过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正式选举产生乡镇党委委员。全市共召开6次候选人公开推荐大会,推出初始候选人41名,在组织考察后,常委会票决产生正式提名侯选人37名,最后选举产生党委委员30名。改进介绍方式。各试点乡镇普遍采取候选人集体见面、自我介绍等措施,增进党员群众对候选人的了解。有的乡镇精心设置竞职演讲、现场答辩、回答党员提问等互动环节,全面展示候选人;有的乡镇还由党委领导带队,组织正式候选人深入村组、机关、学校、企业进行调研,与党员群众当面座谈,检验候选人分析、观察、解决问题和联系群众的实际能力,让广大党员群众更深入直接地了解候选人。改革公示方式。市、县、乡三级都广泛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在试点乡镇设置宣传专栏、展板等,对候选人资料、组织考察情况、正式候选人名单、选举结果等全部公示公开,实行阳光直选。通过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推动和深化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探索了新途径。群众公认,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双向结合。公推直选,将推荐权、选第2页共7页举权直接交给党员群众,增加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了群众的拥护度。6个试点乡镇,选出的30名党委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