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包装的学问》反思说课设计各位评委: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82页-83页《包装的学问》,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及名位同仁、网友的建议,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状况分析及处理、学生状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和教学特点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及处理:(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采纳主题图的方式呈现的,包装两盒糖果盒,通过学生的计算得出怎样才能节约包装纸.综合运用表面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二)教材处理由于学生没有书中的糖果盒,学生假如自己做长方体,又很难统一成一个规格。所以在教学中,改变了课本的呈现方式,利用学生都有的英语磁带盒作为学具,根据包装1盒、两盒、三盒、四盒和36盒的包装顺序,在学生动手测量、摆和计算的过程中,探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程序是: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结论,符合科学探究规律.二、学生状况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本册书中第二单元的内容,而本节课是在第六单元以后的内容。中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包装方面的内容,但没有思考如何进行包装和怎样包装能省包装纸。由于本节课的计算量较大,所以将计算器引入课堂。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分析以及《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借助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2、在摆、讨论、想象、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培育学生有序思考、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会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4、培育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探究如何节约包装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难点是:引导观察、操作、比较、沟通、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最佳策略。五、教学流程: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同伴和网友的建议,最后确定教学流程如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今日我们来上一节综合实践课:包装的学问。(二)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这一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编写的意图,安排了五个活动。活动一:包一盒(1)第一次猜想:让学生估量包装磁带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2)第一次动手操作:测量磁带盒的长、宽和高,师演示课件.(3)第一次验证:计算一盒的表面积,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4)结论与猜想进行比较。活动二:包两盒(1)第二次动手操作:学生与同桌合作动手包二盒,学生汇报包的方法,师演示课件。(2)第二次猜想:那种包装最省包装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第二次验证:学生列式并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4)结论:拼上面的面积越大,越省包装纸。活动三:包3盒。(1)第三次动手操作:四个人进行小组合作,包3盒有多少种包法。学生汇报包的方法,用课件演示。(2)第三次猜想。学生都认为是拼上面最省包装纸,这是因为:由于有包两盒的基础,学生正迁移而得。(3)第三次验证:学生算出结果。(4)结论:拼上的面的面积越大,越省包装纸。活动四:包四盒。(1)第四次动手操作:四个人小组合作,包四包有多少种包法。学生汇报包装的方法,师用课件演示。(2)第四次猜想:哪种最省包装纸?(3)第四次验:学生利用计算器算出结果。第3种方法最省包装纸。(4)结论:拼上的面的面积越大,越省包装纸。活动五:包36盒。(1)第五次猜想:包装36盒是哪种最省包装纸?有的学生说是第3种,有的学生说是第4种,有的学生说是第5种,还有的学生说是第6种等等。(2)第五次动手,第五次验证:师动手拼,利用计算器验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将学生的磁带盒收集起来,进行拼。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进行算出3-6种的表面积,进行验证。(3)结论第4种拼上面的面积最大,所以第4种最省包装纸。结论:拼上的面的面积越大,越省包装纸三)拓展应用,发散思维1、说一说你想要包装的物体。2、老师想要包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