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各年龄段活动区创设与指导要点内容小班角色区中班角色区大班角色区目标与内容1.了解家庭成员及其称呼,喜欢模仿、扮演家庭成员,表达愉快的情绪情感。2.认识娃娃家中各种物品的名称,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模仿使用各种物品。3.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4.愿意与他人一起游戏,初步学习与人交往,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5.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1.知道父母的职业,初步了解他们工作对自己生活的意义。2.愿意积极参与角色游戏,体验社会体验活动的乐趣。3.愿意并主动加入同伴游戏,体验其中的乐趣;逐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和合作等交往技能,学习相互协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5.能较恰当、灵活地运用礼貌用语,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6.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1.知道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爱惜物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3.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4.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游戏和活动规则。基础材料配备1.娃娃:大小、性别不同的玩具娃娃。2.小家具:小床、小衣柜、小餐桌玩具。3.衣物:模拟的爸爸、妈妈的服饰,娃娃的衣服、鞋帽、小被子、枕头。4.餐具:模拟的的小碗、小勺、小奶瓶、小盘。5.炊具:模拟的小炉台、小锅、小铲、小刀。6.洗涤、清洁用具:模拟的小撮子、小扫帚、小水盆、毛巾。7.食物:水果模型、饮料盒、点心模型。8.其他材料:自制的小家用电器、电话等。1.医院:医生、护士的服饰,玩具式医疗器具(血压计、针管、听诊器、点滴药瓶、药包)2.理发店:理发师的服饰,洗、护发用品的包装瓶,毛巾,理发用具(仿真的吹风机、剪刀、木梳、理发围巾、卷发器),头花,皮套,头夹,镜子,各种发式的图片1.银行: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代用劵,银行职员的服饰,名签,小计算器,验钞机模型,电脑,排号机模型,笔。2.超市:水果、蔬菜、点心、鱼、肉、蛋等模型:饮料、小食品的包装盒和包装袋;玩具小汽车、娃娃、球;各类儿童服装、鞋帽、饰品;洗漱用品、清洁用品、玩具的餐具、炊具等生活用品;笔、本、书包、各种文具用品等学习用品;收银员服饰、名签;购物车、购物筐、购物袋、钱币代用券、收款机模型。指导要点1.刚入园的小班,娃娃家的设置应在3个左右,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物品的名称,学习正确使用生活用品的方法,并给与幼儿机会。1.利用角色游戏,帮助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医院、理发店等。2.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并指导每个角色的具体工作情况。如:病人感冒了,医生要为病1.教师和幼儿共同商量和创设“超市”“银行”角色游戏区域,让幼儿熟悉并了解其设施、材料及物品分类摆放情况。2.教师和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对幼儿表现出的遵13.引导幼儿熟悉娃娃家环境及材料。开始时,区域中的材料不要一下子出示太多,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渐的增添相关的材料,以免幼儿无从选择而不知所措,也防止幼儿发生争抢。4.引导幼儿了解爸爸妈妈平时怎么照顾自己的,鼓励幼儿像爸爸妈妈照顾自己那样照顾“娃娃”。5.鼓励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扮演的角色之间进行对话,并提示幼儿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6.老师尽可能的做好幕后工作,不妨碍幼儿的自主活动,但当幼儿无所事事或只重复一个动作而不知如何深入进行时,也可以适当提些建议或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但不要反客为主。如当一个幼儿只是抱着娃娃长时间的晃来晃去时,可以提醒她:“她会不会饿?”“你想给她吃点什么?”7.游戏结束时,用大家一起做家务、收拾房间的方式来提醒幼儿整理用具放回固定的位置。人量体温、用听诊器听心肺、还要询问病人病情等。3.每当幼儿都想进入同一区域伙伴沿同一角色时,可以引导幼儿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来选取,然后轮流,或者玩过的幼儿谦让一下,或者增加角色等。4.活动中,教师尽量做到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