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之花最美丽林东第二小学:斯琴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这足以说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成长的过程便是一个犯错误的过程,在错误中成长便需要老师的宽容,需要老师给孩子一个容错空间。作为教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包容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明辨是非。记得二年级时我班有个小男孩名叫王明皓,他是一名留守儿童,因父母在外地打工长年在奶奶家居住,很少与父母见面。爷爷奶奶年龄大又没有文化,对孩子溺爱过度,这使孩子养成了很多的不良习惯(多动、不讲卫生、说脏话、不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偷东西等),所以每个孩子都讨厌他。记得有一次孙雨菲同学从家里带来一个崭新的铅笔楦子,这让王明浩动了心,上午他借用了几次,可到了下午孙雨菲发现自己的笔楦子不见了,就来告诉我。班里还有的同学说下课时王明浩动过。第二天早上他来到学校我就调查他,可他死活不承认。这时有几个同学来证明,可他还是不动声色,顿时我火冒三丈真想狠狠的教训他一顿,逼他说出真相。自仔细想一想,他毕竟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明白的道理还少。于是我把他领进办公室独自与他交谈。告诉他不要害怕,做错事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老师和同学都会原谅你的,不诚实的孩子不会有朋友跟你玩的。听了我的话他使劲点点头说:“老师明天我就给他带来。”第二天他果然把笔楦子带来了,还主动交给了孙雨菲。只见班里的同学都抱怨他,说他不诚实,我借此机会开个主题班会,还夸王明浩敢于承认错误很了不起,所以我们要原谅他。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行!”从此在他身上再也没发生过类次的事。我们要知道“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完善的能力。所以教师和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于“成就”具有同样的教育功能。宽容不是对错误的迁就,而是对创造力的尊重。宽容不是原则的迁就,是对未来的尊重。正如周宏老师所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指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生活在宽容中,他就学会了理解。”所以我们要让宽容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与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