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圆玄小学利满珍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麻、症”等十个生字,会写“愿、姿”等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鼓励、热烈”等词语。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二、内容分析《掌声》将爱贯穿于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课文写的是身患残疾而自卑的女孩英子上台演讲,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想不到的是,在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课文情节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文章中多处对人物外在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却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包含的人物内心情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三、学情分析通过一直以来的语文学习,学生对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引导、阅读来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本班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乐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所悟。还有部分学生也能在别人的带动、感召下,努力向他人学习,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班中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却很少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缺少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谈话:我们每个人都听到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呢?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出示题目,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老师的读音,老师读完后说一说哪个字音应注意什么?(“落”和“调”是多音字)2、学生大声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借助拼音将生字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3、小组合作学习,识记生字,读通课文(1)组内互相检查伙伴的字音读得是否正确。(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3)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4、集体汇报(1)由学生自己点将“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当裁判。(2)出示本课生字词,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好的识记方法。(教师提醒:“症”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镇”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姿势”的“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3)猜字谜小游戏工厂已建,万名劳力齐干。——(励)十豆十又。——(鼓)四点排成行,大刀立上方,左边有一人,没有好心肠。——(烈)(三)写字指导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字,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哪个字要提醒伙伴注意。2、学生互相提示写字时要引起注意之处。3、教师示范书写“鼓励、姿势、普通”,学生书空。4、学生临写一个。(四)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1、标出自然段,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学着用三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讲得简练。(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第二课时(一)激趣设疑入境1、由“掌”字引入课题,字理识字激发学习兴趣。(1)说说你怎么识记“掌”字。引导分清形旁声旁。(2)师:“掌”字上半部分是“尚”字的变形。它可是高尚的手。(3)板书古文的“掌”字。与之对比。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学生书空。(二)因学利导定教1、学生说一说自己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2、学生再讲一讲还有哪些不懂之处或问题。(三)读解感悟文意1、针对伙伴的疑问,简单问题互相解决(生生交互)。主要问题或难点问题待课上共同探究。(如:英子有哪些心理活动等。)2把握文章的整体,用几句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细品思路措辞1、了解掌声前的英子(1)、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用——画出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