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教学设计十里塬中心小学杨敏宁【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24页《倒数》。【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能清楚地知道倒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倒数。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大家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同学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1、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互为”;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教学方法】倒数的学习适合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学习方法】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倒数的认识。【教学准备】课件、题卡。【设计理念】1、教学设计依据“一线四环,以练为线”的教学模式思路进行设计,即:训练发现—训练探索-训练达标-训练发展。应用该模式突出数学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贯彻了“没有训练就没有技能”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的设计重点体现了该模式的基本特点,强化训练意识,精心设计了训练的方式、方法与程序,保证训练的实效,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训练为主”自不待言,要达到“训练”的目的,“练”的主人当然是学生而不是老师,“练”为“主”,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积习,充分体现了“三为主”的教学思想。3、真正体现了数学课的学科特点。数学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熟练使用之,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而技能非训练不能掌握之。所以,以练为主,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形成数学基本技能,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正是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训练发现。1、师:今天的课老师现带领大家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图,请看屏幕。(1)学生欣赏。(2)引导观察,从“倒影”引出“倒”。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来研究数学中和“倒”有关系的知识“倒数”。(板书课题)3、我们先从一个小小的训练中初步认识一下什么是倒数。(完成题卡中的训练发现。?)4、小结:你发现了什么?(揭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训练探索。(一)自主探索:1、师:让我们一起到书中去探索一下倒数的秘密。(提出要求)2、自主探索。(二)学习新知:1、反馈:你发现了倒数的哪些秘密?2、展示学习成果:(1)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2)分子、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3)倒数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4)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3、训练探索:小组探索、交流后,教师点拨小结。(1)整数有没有倒数?(2)0和1有没有倒数?(3)小数有没有倒数?怎样求小数的倒数?(4)怎样求带分数的倒数?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训练达标。1、把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连线。(题卡)2、判断对错。3、比较大小。4、猜一猜、算一算。5、找规律。四、课堂小结、强调重点、训练发展。1、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2、教师小结,强调重点。3、布置作业:(1)课本24页练一练。(2)练习册20页第5题。4、课后拓展:以“0.333……”为例探究无限小数有没有倒数。【板书设计】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分子、分母互相颠倒。